文 / Sylvia 泰爾科技 產品經理,原文出自<悠識學院《2021 產品數據分析實務研討》講座分享>,感謝授權分享。
這次因為好朋友的邀請,讓我有幸可以參加到這場在 10/30 下午的產品數據分析實務演討講座的機會!感謝偶的強力朋友!在當天的講座中,有自己吸收到的一些知識點,小小記錄下來做個小小的分享。
運用北極星指標定義成功,數據驅動產品開發
首先第一場的講者,是 Hahow 的 Product Owner,內容先從將不同類型的產業定義的北極星指標呈現來帶入,不論是指標訂定的方向,或是常見的困難,在內容中都有提到,而這些指標要如何確定實際效益,就會需要足夠的數據來做佐證,那麼一開始的資料埋點就很重要。
聽到這裡的時候想到自己在之前的項目裡面,的確一開始沒有好好的建置資料埋點,所以在後面才各種補數據紀錄,才能夠透過這些數據去拼湊可能的方向去改善,真的覺得很有參考性質,在項目規劃「資訊架構」的同時,就也可以同時納入「埋點架構」,才能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要來檢視成果的時候才不會空口無憑。
再來回過頭來看數據驅動的「驅動」兩個字,如果過度解讀或是練功走火入魔者(對不起最近剛看了一部武俠連續劇),就會太注意形式,而忘了最根本的事情:數據背後的行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想到之前在商業思維學院聽到 KKDay 的 Yuki 分享過的一個例子。他們發現使用者很容易在最後一步都沒有結帳,在最一開始先想到的是,會不會是 UI 上面有操作的問題,於是就開始探討相關可以調整的內容,而到最後才發現,是因為到最後一步要預約的時候發現沒有可以使用的日期才離開,這才找到相關改善的方向,也有效改善了最終下單率。這些真正的原因,都需要嘗試去更深入的探索,才有可能得到解答,而不是只坐在辦公室僅看數據就可以的。
假設與實驗驗證,找出自己的領域 Best Practice
在這場裡面最先覺得有收穫的部分是到底增長產品經理在做什麼?跟產品運營差異在哪?我記錄一下我自己的了解:增長就是針對已經有點流量的產品,透過增長來擴大效果。
那跟原本非增長的產品經理的差異又在哪邊?如果說從工作任務的本質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性。對於產品經理來說,是針對產品功能,想辦法讓這個產品的每個點都可以做到最好,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延續性的預估 roadmap。但是增長產品經理,則是可能會依照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公司經營目標,而針對特定的點去做深入調整,相較於產品功能面的產品經理來說,就如同打游擊戰般,所以比較少會有一個成長路徑。
但不管如何,講者有提到一個不變的法則:「 No best practice, just try to find the best one for your product.」。而如何讓自己可以去驗證這次是不是足夠,就又回到了數據驅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開始就可以看著數據就獲得 insight,當中也是需要自己不斷的練習跟查看案例,來讓自己可以越來越熟悉相關數據連接的脈絡。
確認產品類型與階段,訂定合適的指標
前面的講者都提到,我們都需要訂一個指標,來幫助自己看看成長狀況與方向,也有講到有時候指標也是在不斷的探尋中去找出來的,但這些對於一些真的沒有脈絡經驗方向的新手產品經理來說,都說學新的功夫要守破離,但是現在還沒有一個東西可以守的時候,多少都會有些迷茫害怕,這場的講者就帶入兩個可以幫助新手 PM 先守的方向。
第一個是對於產品的指標有哪些類型,大致上有三種。第一個是衡量成功的指標 Goal Metrics,一個是驅動成功的因素指標 Driver Metircs,第三個是我在這場講座新吸收到的,也是對我後來實際思考上很有幫助的,就是Counter Metrics ,我自己簡單定義為負影響指標。
怎麼個幫助呢?剛好最近我們在討論行銷活動,在討論到底是不是可以重複留言這件事情。我們的目標是,希望可以藉由這個留言,去拓展更多人觸及到我們的社群,所以也有連帶辦了抽獎活動。如果單純只對於 Goal Metrics 來看的話,一定是重複留言才是最好的做法,但是當納入 Counter Metrics 來看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雖然另一個作法 Goal 的達成可能會些微減少,但是相對 Counter Metrics 就是較少的,另一個卻是高機率會造成負面狀況感受,於是透過這樣的列舉,就更快找到共識去決定方案。
再來第二個部分,講者用自己的 whos call 經驗來講述每個不同時期,一定會替換不同的指標來追蹤成效。(我不小心對於一個暗黑神操作記憶深刻XD )。只要是新產品,不管你是做 to B 還是 to C,找到 Product Market Fit 是最重要的;但當你開始進入到成長型的時候,面對大型 B 的商品,就要好好握住 Buyer 的心!畫重點,是 Buyer 不是 User 唷!這部分也有在聽 Evonne 的分享中也很有印象,相互呼應。對於一個 To B 的產品來說,畢竟購買人的感受更加重要,所以 User 的體驗會需要往後擺放,如果先照顧 User 而沒有照顧 Buyer ,那麼產品可能就不會被購買,那麼就沒有相關收入了。如果要舉例,有時候公務型的通訊軟體可能會做這個功能:「看到多少人已讀與看得到那些人什麼時候已讀」這個功能,大家可以想想看,這是為了 Buyer 做的還是為了 User 而做的呢?
整體來說很喜歡這次的講座,吸收了滿滿的乾貨,尤其實在最後的交叉座談,可以聽到不同的人對於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觀點。而整體講座對我個人來說,最最最重要帶走的,就是對於數據埋點;而我在整理心得的時候,延伸就是想到資訊架構,因為數據埋點要規劃,對於產品的資訊架構也是要足夠清楚跟有條理,做產品真的是一條充滿荊棘挑戰的一條路,又幫自己多挖了一個需要補足的坑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