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本文轉載自2024 Operation & Product Analysis 營運與產品數據分析實務研討的HackMD共筆文件。
1 數據分析師的日常
多工切換、多元溝通
數據分析師每天可能有許多專案同時推進,時常要多工切換與各個團隊進行溝通,同時也要重視專案中各項定義的對齊。除此之外也需要嘗試理解問題,取得與 User 們的共同語言,進行有品質的溝通。
數據分析師的專案進程是什麼樣?
- 專案前置:專案啟動前
了解專案目標與任務,熟悉團隊的共同語言 → 建立信任感
ex. 與行銷合作著重故事性、業務團隊則看重結果。
- 專案進行中:啟動後到結案前
建立一致且反映專案的數據視角 → 對齊專案協助推進。
ex. 同一個 picture 和數據視角去觀看,避免同一個參數的切角指標不同
- 專案收尾:
調頻達到對齊,用同一個視角反應成果 → 幫助團隊完成結案,
ex.在媒體業,用戶的轉換,是透過廣告還是文章來的?透過某種助攻、交互協作的方式來做歸因。
分析問題的五步驟
- 問題意識:知道問題是什麼
- 界定/定義問題
- 盤點資源/資料
- 分析/建模
- 結案/優化
數據分析師最好可以在界定/定義問題階段加入團隊,提早參與,讓數據分析師跟團隊的目標、語言對齊,就不會在後面分析、建模的階段卡住。
2 指標迷思:體檢型指標/追蹤型指標
產品/服務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數據,也會有愈來愈多需要關注的指標中,然而這些指標如何有小的運用?乃文以某個專案進行舉例:
專案:
推廣 2C 的訂閱型工具軟體服務,該服務目前有 Web 版,也有上架 Chorme 商店,App 則在規劃中。
Product Process:
- 售前:異業合作、產品廣告、品牌廣告、Chrome 試用、KOL、KOC
- 售中:試用功能、限時 Pro 功能、創班人海巡、只能在官網結帳、EDM
- 售後:新手教學、冷啟動教學、官方客服、報團討論區
在多元的程序當中,有相當多的指標要看:流量、上站人數、平均單均價、購物車棄購率、首頁轉換率、RFV、商品銜接率、RFM、LTV、工作階段數、使用功能次數、交易次數、ROAS、新使用者佔比、註冊率⋯⋯。
各種數據指標大雜燴
這時候將數據以追蹤型、體檢型的方式進行分類,以幫助辨認哪些需要持續追蹤,哪些要迅速應對。
追蹤型指標 幾乎每天都會頻繁地看,且能及時反映 Action 的影響,不過需要搭配其他指標來衡量綜效。體檢型指標 則是累計了一段時間的 Action 才能反映,需要放置一段時間追蹤,可以將「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量化。
指標 | 追蹤型指標 | 體檢型指標 |
---|---|---|
出現頻率 | 頻繁地看/幾乎日日營運都要追 | 一段時間看/每天異動幅度不大 |
效果 | 可以快速“了解”現況 | 能夠“掌握”現況 |
使用時間 | 適合營運型會議 | 適合策略、管理型會議 (ex. 接下來有哪些服務要推出等) |
幫助範圍 | 幫助當下做決定(Decision)(ex:廣告) | 看大方向推薦策略 (Stategy) |
相關指標 | 流量、DAU、MAU 等 | 註冊率、WAU / MAU 率、平均客單價等 |
追蹤型與體檢型與指標分類比較
*簡單的分類方法:通常名稱為⋯數、⋯量的會是追蹤型指標,⋯率、平均⋯則是體檢型指標。
整理完指標後,各個營運階段需要關注的指標就會比較清晰,不只幫助有效提升會議效率,也會提高產品策略、產品迭代、追蹤的數據佐證,分享兩個案例:
- RFV + 平均註冊轉換天數 + 導流轉換成本 +產品功能使用率 + 商品銜接率
藉由這種指標組合,團隊從轉換天數與加入來源分流出不同的使用者意圖,並以此優化使用者加入後新手教學流程,再改善體驗動線後,還新增了兩項新服務。
成功提升 WAU/MAU Ratio → 用戶黏著提高
使用者產品滿意度提升 1.45 分 → 體驗加分
Extra Finding : 發現商品之間有銜接效果 ,後續新增商品銜接率作為追蹤指標
- 廣告流量+首頁轉換率+各項服務產品時率+工作階段數+ 新使用者比率
透過這樣的組合發現:
-
影片型(有教學知識類)帶來的新使用者,在首頁轉換率較高(滿多廣告會導入至 LandingPage),且這類型使用者使用 A 功能滲透率較整體高,印此後續新增主攻 A 服務的廣告加碼投放 → YoY+120%
-
B 功能的產品流失率較低,但新使用者佔比高,在經過後續搭配訪談,發現該功能較為雞肋,故回訪客後續並不感興趣 → B 功能列為下一階段優先調整的功能。
3 真實世界的案例:動態付費牆
指標與數據分析並非萬能,這邊動態付費牆的案例。
動態付費牆專案:提升體驗有助訂閱?
一般來說媒體的訂閱制(俗稱付費牆),有以下三種:
- Hard Paywall:必須加入才能觀看(直接撞到牆)
- Soft Paywall: 可使用到部分功能(部分干擾使用)
ex. 文章只能看到上半部,需要付費解鎖才可看完整文章內容 - meter paywall:計次型付費牆(有限制使用:試用期、可看幾篇文章)
動態付費牆專案是以計次型付費牆為基礎,將固定篇數撞牆機制,改為最佳體驗的篇數,這個篇數則從使用者足跡、文章、metrics等角度來預測,每個人不盡相同,以達成每個人「動態」撞牆的動態付費牆實驗。
每個用戶在閱讀相同篇數下,訂閱動機不盡相同
實驗結果: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有達到提高體驗的目的——回訪天數、閱讀篇數、閱讀滲透率皆有明顯提高——但助益到訂閱的部分效果有限,還在持續努力優化。
動態付費牆延伸閱讀:可搜尋動態付費牆 (Dynamic paywall) 英文媒體案例。
參考紐約時報、Netflix, HBO 都有類似機制,會從使用者進站時開始追蹤各種行為,比如讀者點擊的順序,可能會影響牆什麼時候出現。
其他延伸參考:
2023天下數位轉型報告:一本雜誌為什麼需要AI與MarTech?|天下雜誌 (cw.com.tw)
翻轉教育:對準台灣老師、教育市場的服務,以訂閱制可以看文章、參加線下講座,登入會員可下載教材
4 Q&A
Q:請問商品銜接率的定義是什麼?
A:以奶粉產業為例,嬰兒成長各階段喝的奶粉配方不同,是不同的產品,因此不同階段的奶粉,會有持續銜接的狀況可進行追蹤。所以會追蹤像是孕期的媽媽或開始使用奶粉的人,如果沒有銜接,會去考慮像是競爭對手搶走、成分考量或是其他因素等,使得產品銜接率無法成功。
軟體的話,比如是在一些產品中的高階功能會涵蓋部分的功能,從 A 產品銜接到 B 產品的涵蓋率進行追蹤和考量。
Q:對於還沒有切入市場,或仍然在尋找 MVP 產品的公司而言,如何透過數據量化分析,來去協助產品功能方向的決策?
A:建議可以思考 產品特性 ,了解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產品?產品有什麼優勢?產品滿足了什麼需求?另一方面進行 面向市場的競品分析 ,以找出類似競品中我方可以戰勝的地方。
Q:想知道「用同個語言溝通」的例子,有沒有遇到「因為沒用同個語言」而溝通失敗的例子,如果有那時怎麼發現的呢~
A:以喚醒活動為例(喚醒沈睡用戶)行銷和業務的同仁在同步時,曾提到需要喚醒用戶,但實際上兩者對「喚醒」理解不同,行銷同事認為是要喚醒脫離產品熱用期(18 個月)的用戶,然而對業務同事來說,已經離開一年就是沈睡用戶,這樣彼此行動針對的客群就不同,或許有部分重疊,但可能會讓老闆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用戶喚醒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