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新興設計趨勢點評總是受到設計、產品圈的關注!
各家官方報告、媒體報導、統整紀錄紛紛釋出,你跟上了嗎?
再進入實際場域,你/妳是盲目跟風嘗新還是有方向的追求精進呢?
《引爆趨勢》一書的作者 Malcolm Gladwell 曾說:「有時我們需要簡單行事,小動作就有大轉變。」他認為,流行的打造必有跡可循。我們無法藉由趨勢去預測未來,但能從中產生洞察。
2021年,悠識學院將「設計趨勢」納入探索的議題,群聚掌握產業新知的設計師及趨勢觀察家,我們談工具的最新應用功能,更看重設計解決方案如何有效回應需求,藉由跨領域產業帶來的經驗洞察及多元視角,一起掌握促成改變的趨勢關鍵!
編輯 / 陳黛比
「如果你在一個社交平台上有好幾個帳號,好友數有多有少,帳號年資有長有短,你願意賣嗎?出價多少?」此時人在上海的 Joshua(蕭健興)遠端連線拋出大哉問,想要討論的正是他認為的下一個設計趨勢關鍵——有價的用戶體驗數據。
你的數據可能不是你的數據
曾任阿里巴巴⽤⼾產品體驗總監&設計⼤學創始⼈、天貓營銷平台資深⽤⼾體驗經理及天貓淘寶⽤⼾體驗研究中⼼負責⼈,Joshua 如今是悠識數位⼈⼯智慧與使⽤者體驗道德顧問,關注重心在近兩年從電商領域轉到探究「個人數據資產」及「使用者體驗道德」的使用者研究。
延續一開始的提問,他接著說明:「類似的多重帳戶管理問題,就像個人微博的大小號、臉書帳號……等等,而這些帳號正代表著一個人特定時期的數字資產。」買家購買私人帳號並非是為了獲取個人數據,為的是帳號背後那一連串的數據系統,以及那些對他們有利的價值用戶,例如透過與此帳號相關的往來,年節送禮、退換貨、客服紀錄等等社交關係,藉此換取更多利益。
身為帳戶擁有者的我們,對於因為帳戶行為產生的數據資料卻不一定有相應的掌控權。因此,當「個人數據資產」的意識抬頭,即使在隱私保護的範疇之外,未來每個人均可主張數據有價,Joshua 指出:「合理處理個人數據」將是接下來重要的用戶體驗議題,「這也是我們正在幫人工智慧學習的事情」。
策略應納入設計倫理 把「人」帶進產品
如何因應這波「數據有價」的趨勢?Joshua 話鋒一轉,將議題聚焦到產品設計上,認為設計師在前端思考設計策略時,便應將「設計倫理」納入考量;且不只是 UX 設計師,所有手上擁有大量平台數據的大企業,都該更積極的擔負起社會責任。
他以當下日益嚴峻的疫情為例。當各國政府都開始推動疫苗護照,許多未能直接有效施打疫苗或是疫苗階段不明確的潛在患者,卻可能同時受到基本工作、勞動、教育、移動的權利限制,成為另一種政治化的數據切割和歧視。
「商業需要從數據上獲取利益,卻往往忘記數據有其偏見;如果我們只為商業服務,最後我們的設計會把自己的價值也犧牲掉。」若設計策略僅僅倚賴數據去定向,便可能有兩大問題:一是產品設計可能會過度重視那些由數據篩選出的想像用戶及人群,忽略了那些人的真實樣貌;二是結果評估只能依賴數據,未能觀察到數據積累及背後的用戶行為軌跡改變。
Joshua 語重心長的提醒:「設計師必須真的把人帶進自己的產品項目中。」新品為廣開市占率常優先考量新手市場或組織利益,但身為 UX 設計師則更應該考量到整體使用者的利益需求。「如果我們沒有認清自己真正服務的是『人』而不是商業,便很容易犧牲掉自己的價值,或短視的因為績效目標而向數據靠攏。」
Joshua 直言,這種對人類社會的感知能力,將是未來設計師關鍵的競爭力之一,「數據及人工智慧本應該幫我們打開視野,卻反而因此而受限,是非常可惜的。」
善用觀察力 以實際行動支持設計成果
從設計趨勢談到設計師的未來競爭力,Joshua 順勢回應了許多設計師的疑問:「到底如何對內、對外彰顯設計價值?」
Joshua 指出問題的癥結點在於,如今生活中許多行為都是被引導、被暗示後的慣性,而當所有產品的使用行為都以習慣優先,衡量設計價值便大多從好用與否,也就是節省、降低了多少學習成本去計算,無形中形成了一種以「成本」為中心的鑑價模式。而在許多大公司內部,商業數據則主導了設計往下推進的進程,設計似乎被視為一種附加型服務,只為促進公關、行銷、產品、法務等各部門之間的業務進行,限縮了設計價值。
擔任阿里設計大學創始人期間,Joshua 常常和內部的設計師交流,發現「『看見了而無觀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未能撇開設計師的系統性偏見,也未能觀察到組織是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設計角色,以至於無法融入組織,發揮設計影響力。
「我常說,設計師最大的資產就是擁有用戶常年積累留下來的電商行為慣性」,「『設計』就是能夠在使用者的惰性和慣性之間,透過觀察,提出適應力方案的那個槓桿作用。」他強調,敏銳的觀察力是設計師特有的優勢,要彰顯設計價值,就必須善用觀察,提出超越人類慣性和惰性的設計。
此外,設計師也要能夠將一個想法(Idea)從意念(Concept)、解決方案(Solution)、指南(Direction)變成可操作、可體驗的產品原型或服務藍圖。設計活動要往下執行跟展開,設計師就要去做調研、提案彙報、跟產品經理做評審、做開發上線前後的設計走查及確認設計還原度。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定義出各階段的交付物或衡量指標,有具體且實際的行動去支持上一階段的設計成果;若特定階段的設計成果達成共識,才能往下一階段推動。
當數據屬於商業而非屬於用戶,從創造走到創新,抑或是從創新走到創造,設計師需要透過數字經濟去建立可被操作的數字服務,更需透過使用者行為軌跡,找出商業生態的數據路徑。
讓 UX 成為一種感知力
但若既有的難題尚未解除,內心焦慮的 UX 設計師們該如何看待設計趨勢報告中那許多的新技術和新工具?又該如何培養對設計趨勢的敏銳度呢?Joshua 說:「活在當下,解決當下可見的脈絡,取用過去成熟的原型方案,降低用戶成本、提高效率。」回歸根本,設計該是為了解決人類問題與社會資源的持續性活動。
他認為產生改朝換代般的重大趨勢並不常見。而人們時不時關注新趨勢和新技術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怕被取而代之」的資訊焦慮和就業危機,「擔心設計師對於人類生活真實變化的感知力被工具所取代。」作為 UX 設計師,更該在意的是,自己是否花時間去瞭解所處的數據生態?是關注人工智慧又做了幾百萬張圖?還是關注使用者在圖上面看了什麼、對設計師而言有什麼啟發?
「它更像大學通識課,基礎但十分重要!」在 Joshua 眼裡,使用者體驗不隸屬於特定的設計學門或限於單一的產業應用,甚至沒有一條培育人才的明確成長路徑,卻提供參與設計的所有人一個長遠的設計人文觀點及獨特視角。
「當用戶對於自己的數據資產並沒有意識,買家花五塊錢就可以拿走用戶的關鍵數據,這會對我們作為人的感知,帶來什麼?」這種對人、對社會的感知能力,是 Joshua 認為不論新手或資深的 UX 設計師在看待趨勢或進入設計之前,都應該謹慎思考並設法保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