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新興設計趨勢點評總是受到設計、產品圈的關注!
各家官方報告、媒體報導、統整紀錄紛紛釋出,你跟上了嗎?
再進入實際場域,你/妳是盲目跟風嘗新還是有方向的追求精進呢?
《引爆趨勢》一書的作者 Malcolm Gladwell 曾說:「有時我們需要簡單行事,小動作就有大轉變。」他認為,流行的打造必有跡可循。我們無法藉由趨勢去預測未來,但能從中產生洞察。
2021年,悠識學院將「設計趨勢」納入探索的議題,群聚掌握產業新知的設計師及趨勢觀察家,我們談工具的最新應用功能,更看重設計解決方案如何有效回應需求,藉由跨領域產業帶來的經驗洞察及多元視角,一起掌握促成改變的趨勢關鍵!
採訪、撰稿 / 陳黛比
「好,開始吧!」抓緊節奏、切入正題,Albert (王禹誠)精神奕奕且鏗鏘有力的嗓音從螢幕中傳來。此時,他剛結束晨跑,正為了緊接在訪談後的跨國會議做準備。
曾加入美國首屈一指的個人商務社交平台 Linkedin ,參與、打造了其中「您可能認識的人」(People you may know)關鍵功能,Albert 目前是 Bloomreach 矽谷總部的產品設計總監。四年前轉戰 B2B 企業導向市場,如今的他帶領著一個需要處理全美電商近 ¼ 流量的產品設計團隊,透過企業雲端軟體服務協助客戶提升數位科學能力。
本次藉由設計趨勢專題,悠識邀請到 Albert 越洋連線,分享他在矽谷所關注的產業趨勢、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公司中看待設計趨勢的差異,以及近幾年從設計人轉變為產品人的思考與心得。
市場領導者定義趨勢 後進者要學會講好故事
看待設計趨勢的態度會因為身處的公司規模或發展階段而有差異。Albert 首先分享過去在 Linkedin 及如今在 Bloomreach 的感受和思考方向。
Albert 加入 Linkedin 時正是社交媒體(social media)、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如火如荼開拓版圖的時候。當時的 Linkedin 雖然處於中小型規模的成長階段,但因為跨入了新興市場,不久便一躍站在了產業前頭;一旦自家釋出了實驗性的新設計或新功能,不久就被競爭者學習、仿作。
作為市場先進者,「趨勢就是你定義的。」他引用 Tesla 汽車創辦人 Elon Musk 提倡的「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延伸說明,與其說是看待趨勢的態度,此時讓團隊思索更多的是「如何持續大幅度的創新?」方法之一就是不要依賴市調或經驗等已經具備既定框架的資料,而是根本依據事實(fact),實事求是,去層層拆解、推論能夠為客戶解決什麼問題,直到問題核心、不能再拆解下去為止。
而如今在 Bloomreach,設計趨勢是由產業內較具規模且成熟的公司所定義,往往會吸引客戶注意,期待被納入需求中。則設計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藉由趨勢去包裝產品,向客戶說一個好的產品故事。」曾經是推動趨勢變革的一方,現在則借勢發揮。
Albert 指出,來到新創這幾年所學到最重要的產品思維,就是「客戶沒有義務去了解你的服務,但最了解自己的產品問題,且只會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去尋找解法」。當趨勢成為共同語言,不論是設計師或產品經理,都要嘗試使用客戶理解的詞彙去介紹產品、闡述價值、提出解決方案。「即使趨勢只是一時的,但如果同一個產品要賣給三種受眾,那就要用三種不同的銷售方式去溝通」。
換位測試、刻意練習 「抓出自己的趨勢!」
Albert 坦言,自己只有在學生時期比較會看產業趨勢報告,主要是參考其中關於 UX 設計領域的基礎市場概況。
他認為:「設計是一個商業載體、架設在產業之上,然而各產業之間的使用者體驗需求差異很大,設計趨勢報告可以引領新的設計師了解 30% 左右的市場通則,但能實際應用到產業之中那些更細微的部分卻不多。」因此他強調「實戰」的必要。
「捲起袖子、自己去玩,讓自己作為一個使用者去測試、紀錄使用體驗,才能更了解競爭者的思維,進一步幫助自己的產品進化。」Albert 說。
一直以來,Albert 都是第一手資料的信徒。若非受限於時間和資源,他甚至會試著用手邊的產品去一一驗證趨勢是否受到使用者歡迎,以及應用後所實際帶給人的感受;即使無法取得第一手資料,他也會盡量透過嚴謹的次級研究,試著「去抓出自己的趨勢」。
他大笑說道:「UX 設計師最珍貴的就是『獨立研究』的能力」,「沒有自己流著淚、一一去進行訪談、和使用者聊過天,通常就不會珍惜!」
喜歡親力親為、工作特別忙碌的 Albert,也自創了每週的刻意練習,幫自己培養趨勢敏銳度——每週下載知名科技網站 Product Hunt 排行榜上前 5 個有趣好玩的 APP,實際上手玩看看、思考自己可能怎麼調整功能和界面、可以從哪些面向去評估產品好壞。
「看很多好設計,很難做出壞設計。」他笑說,這個方法既舒壓又能學習,對科技宅是個享受。
產品易用性的影響力增加 人和產品都需學習與 AI 協作
由於目前在 Bloomreach 主要的產品是提供企業客戶的雲端軟體服務,加上身在矽谷科技圈,因此問到 Albert 近期關注的設計趨勢時,他從企業端和較看重企業端用戶的需求和購買行為。
他發現,和一般使用者一樣,企業端使用產品和平台的習慣也已經改變。過去的用戶較願意配合產品和平台設計去調整自己的使用方式,但如今則因為主流的介面設計傾向更直覺、好上手,因此「當使用者和消費者的胃口被養大,相較於產品功能多寡,產品易用性對客戶採用意願的影響力正逐漸增加。」
此外,他也觀察到矽谷科技圈對於 AI 智慧演算法有了不同以往的態度和想法,領域專家開始思考更多人類和 AI 協作的可能性和互補性。
過去,人們總認為 AI 人工智慧產品能夠「去使用者化」,期待透過 AI 的智慧演算法取代所有的人工。然而,開始有人透過系統實驗,將團隊分成三組進行問題解決:一是全部靠專家的人力和人工規範,二是全部靠 AI 演算法,三則是由專家輔助加上 AI 演算機制。從問題解決效率和成果來看,由第三組團隊勝出。
Albert 說:「未來所有的科技產品都必然的會採納 AI 技術成分。因此,『學習如何做 AI 相關的產品』(Design with AI.),經由介面整合人類和 AI 各自擅長的領域知識,搭配適切的產品功能和服務進行協作,是接下來的產品設計者應該多多涉略的一塊。 」
星星之火促成新的改變 強調價值須先拋開設計本位
再提到趨勢的應用面。對 Albert 來說,在設計工具面,新舊軟硬體的轉換從不是難題,彼此之間大多可以觸類旁通,甚至通用;而在調整團隊工作法方面,他則是 Design Sprint 的忠實粉絲,將這套專為新創公司設計、曾在許多新創場域中實際驗證的高效工作流程和方法論,導入團隊中應用,協助重要工作的排序及處理難解的問題。
不論是要調整設計工具或協作方法,最一開始都是由一位對改變具有熱情的倡議者推動。Albert 認為,促成改變和優化的重點在於「如何思考」。
他以自己曾在 Linkedin 帶領首頁設計改版計畫專案為例。「首頁改版不只是一個設計專案,更是個政治專案;除了考量使用者需求之外,更要注意的是,一旦調整了某個區塊,各版位的流量就會產生變化。」意識到這個關鍵點之後,Albert 於是進行跨部門利益關係人訪談,探詢各方意見,深入瞭解每個人對於首頁改版的想像和期待,讓改版專案成為團隊共創、支持之下的優良成果。
從 Linkedin 到 Bloomreach,從內部團隊到外部社群,Albert 都曾聽到設計師哀嘆自己不受團隊重視、難以突顯設計價值。而他給的建議都是:「先拋開設計本位的想法。」
「了解使用者」、「善用視覺化」和「細膩的質化研究」,都是 UX 設計師無法被其他團隊取代的強項,但唯有先思考 UX 能應用在跨團隊任務的什麼地方、以解決問題為首要考量,才能讓自己溝通、處事的施力點更有彈性,有更多方式去展現設計師的價值和超能力。」他最後提醒:「有了成果,也別忘了大聲為自己鼓鼓掌!」
近來,「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成為業界顯學,設計師不只是要考量使用者的喜好,更要使產品具備市場競爭力、有誘人的行銷素材,甚至要能夠處理層次較複雜的使用情境。設計師職涯超過十年,Albert 的目標始終明確:「衝更大的市場、做更厲害的產品!」如今的他不執著於向上進階設計管理層,而更期許自己持續拓寬與深化產品策略思維,從一個資深設計人往一個通才型產品人的方向前進。
・延伸閱讀:Google創投認證!SPRINT衝刺計畫:Google最實用工作法,5天5步驟迅速解決難題、測試新點子、完成更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