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採訪 / 悠識學院
撰稿 / IIris Chen
社群資料統整 / 薛羽婷
如果時光倒流 30 年,你會不會好奇當時想學習 UI/UX 要怎麼起步?
1992 年,現任微軟執行長薩蒂亞剛到微軟工作,負責推廣 Windows NT,一款 32 位元的作業系統。
1992 年,現任微軟亞洲軟件技術中心 首席設計經理 李毓修在臺灣讀高中,正值青春歲月,對電腦世界產生好奇,但對未來要從事什麼還有點迷惘。
30 年前,毓修可能從沒想過,自己竟會和這位改變微軟企業文化的執行長一起工作。
搭上今年 DesignOps 實務研討航向亞洲二座城市的飛機之前,讓我們先打開抽屜,搭上時光機,一探毓修成為一級設計主管的背後,孕育他的原力從何而來?
1 一頁報紙啟蒙 非科班出身學設計
左圖 / 李毓修提供 | 右圖 / 概念車 Sedric (source: Volkswagen 官網),毓修曾在 2017 年入職大眾汽車
和許多臺灣人一樣,填大學志願時,長輩總會處心積慮地關心科系出路。毓修小時候住高雄,經常去台南旅行,聽人家說成功大學是頂尖名校,加上家中做電子,順理成章想送孩子去讀電機或資工,將來當個科技新貴。
當時資訊不若今日透明,毓修看到成大開辦「工程科學系」,似乎比較符合社會趨勢,但深究後發現其橫跨資訊、機械與電機三大專業的學習內涵,和所想截然不同,便放棄了這個推甄成果。
正當他為出路煩惱時,一起自習的同學盯著某頁報紙,看得目不轉睛,他好奇走上前搭問,同學一句「你看這車子酷不酷?」,他回「很酷炫耶,這都是什麼人在畫的?」二人興奮地討論起概念車,聽說有一個叫「工業設計」的科系專門繪製。設計魂自此燃燒,總算明白工業設計一部分設計生活用品,不只是工業工廠裡會用到的儀器。
一心一意想報考設計系,不免遇到插曲,理想與現實第一次受到考驗,來自媽媽語重心長地說,「設計好像沒什麼聽過,你敢填嗎?如果讀出來找不到飯吃怎麼辦?不要到時候還要養你欸,很麻煩~!」
儘管如此,毓修仍然如願以償進入成大工業設計系,繼續轉動生涯探索鑰匙,因為迎面而來的,有不少是繪圖底子超前、透過推甄考上的美術高手⋯⋯
2 找副業找到開竅 實體產品跨度虛擬介面
左圖 / 微軟最初網頁, 1994 (source: INSIDER) | 右圖 / WWW 發明者 Tim Berners-Lee 教授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大一大二時,他不斷自我懷疑,一張素描為什麼要畫四小時,做模型做到昏天暗地,整週都在打磨同一件作品。連同輩間最關心的,也是到底誰能生存下來。這種難以言喻的悶,讓他回過頭自問,這些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內心小劇場總是人生大哉問。
他經常為自己「找副業」,挖掘設計之外的專長,給自己留條後路。在設計本科碰壁,轉向從程式碼找樂趣,與同學一起架設第一個系所網站,私下報名比賽得亞軍,連系主任都吃驚。這個業餘愛好激發他持續揮灑創意,用著 Windows 95 做網頁的快感彷彿通向未來的頻率。彼時,多媒體(Multimedia)應運而生,關乎當代科技的一切映入眼簾。
大三時,一位在麻省理工 Tim Berners-Lee 實驗室攻讀碩士的學長,引介毓修認識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憑著對知識無盡追尋,他再次問起「國外有哪個科系專門研究這些?」面對新知他顯得雀躍,關注重心聚焦人機互動(HCI)。研修鄧怡莘老師「設計方法」課程後,意識到比起造型設計,自己更熱愛規劃,在複雜的系統設計中思考整體結構。下定決心以此為目標,赴美留學並在印第安那大學伯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取得 HCI 學位。
3 無心插柳 一群人小聚變成 UXTW
UiGathering 2008 年 10 月份聚會 (source: UXTW flickr 相簿)
2004 年畢業前後,研究所為毓修籌組經費去維也納 HCI 競賽發表論文,同場與會的還有現任美好金融體驗長 Jill。在異鄉遇到同為鑽研人機互動的臺灣人,十幾個大夥聚在會場角落聊天,寒暄中相認學長學姊,樂此不彼。
帶著他鄉遇故知的興奮之情返回青年旅館,想不到美國同學冷不防澆熄他的熱情,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既然你們來到世界級的場合,應該要懂得融入環境,而不是關在自己的小圈圈,這樣反而喪失理解別人的機會。」
回台後,一位在 Yahoo UED 部門(User Experience Design Department)的同事桂枝,想分享 2005 年參加 HCI 國際研討會的經驗,招集了一些朋友一起聚餐,聊聊正事與公司八卦。年底也因為桂枝要到美國發展,所以藉這個機會毓修為她舉辦了一個告別會,身為主辦人的毓修,把大家的餐錢結清了,一些零頭來不及還,朋友就搶先預訂下次聚會。
不料,這個「聚」演變成 UiGathering,透過友情羈絆維繫產業先進與同行。如今登記為社團法人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UXTW),十餘年來致力連結業界交流,近期面向年輕學生舉辦基石課程,引領更多對 UX 感興趣的後輩入門。
當年美國同學一番話,的確讓他深刻省思,與其一群人取暖,不如思考怎麼用自己的力量認識世界,甚至產生影響力。
考古 UiGathering 早期活動,可參考游牧民 2010 年簡報「進入UX領域,你必須認識的重要UI/UE機構及活動」
4 相信「賦能」使命 個人信念與企業文化產生共鳴
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發表 Cortana, 2014 (source: ibtimes)
2012 年,時隔毓修高中 20 年,他經歷了學術洗禮,以及在臺灣 Yahoo、趨勢科技、戴爾電腦的工作歷練。正要啟程人生下一階段時,適逢國內景氣循環低點,微軟獵人頭打了電話,想網羅 Semantic Web、語意搜索的人才。
2013 年三月,他正式飛往北京接受這份挑戰。回顧這段記憶,毓修打趣地說,「從小玩電腦,Windows 作業系統和趨勢防毒軟體賺走我最多錢,如果我能從這二家公司把錢賺回來,那該有多值得!」
當年科技圈大事,微軟斥資 72 億美元併購 Nokia 手機業務,Windows Phone 搶攻手機市占率,急起直追 Apple 與 Android。在這個時空背景下,毓修加入微軟,起先負責搜尋引擎 Bing 與智慧語音助理 Cortana。從一些角度來看,當人們想到搜尋,會想到 Google;想到智能助理,會想到 Siri,微軟的產品似乎不是首選。
直到 2014 年,現任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接手,重塑微軟企業文化,將比爾蓋茲時代的願景,改成「讓地球上每個組織以及每一個人都能實現更多、成就非凡」,具備強烈的「賦能-賦予每個人能量」使命感。這間接使得毓修長期留在微軟,相信給予他人助力,推己及人更能驅使自己與社會進步。
薩蒂亞以同理心為輪、慈悲心為軸,推動微軟由內而外的文化變革,建立清晰團隊目標。大眾不理解微軟的背後,其實微軟運行在正確軌道上,Bing 是為了大規模雲端服務的訓練場、Cortana 雖然停止運作,卻成為支撐現在人工智慧的根基,把先進的語音辨識與機器學習技術貫穿到其他產品線中。
毓修坦言,人工智慧一直是一項很迷人的新技術,科技大廠都在關注機器人如何和人類相處,它們要用什麼方式存在?怎麼和人類維持長久關係?這也是他曾短暫離開微軟到大眾汽車的原因,試著在崛起中的電動車產業中,探尋落地空間與比較長遠的關聯。
5 變與不變 寂寞驅動創造精神
華為 UXTC 2019 用戶體驗大會 (source: 華為 UCD 中心)
目前毓修在微軟中國擔任三大產品線的設計主管,帶領 Teams、Outlook 移動版、AI 團隊。身為領航級科技巨擘的一線主管,他得兼顧三層關係,居中協調。以小至大,第一層有產品 Design Owner,主要決策他讓 Design Owner 處理,他負責幫助內部設計師清晰掌握設計策略。第二層與在地設計團隊溝通,花上較多心力和 PM、工程師對焦設計價值。第三層串連國際團隊,向外與英國、美國、以色列團隊合作。
會議工具 Teams 具備一項別出心裁功能:「即時輔助字幕」,這體現了微軟關懷與賦能每個人的信念,科技革新的同時,人性化始終是核心關鍵。試著想像如常的會議場景,近年卻受 Covid-19 與異地辦公影響,聽覺障礙者無法切身觀察唇語,參與感打了折。但透過即時字幕快速生成文字,便提供了良好體驗,提升生產力。
2022 年,螢幕前這位設計主管,將工作接軌微軟企業願景之餘,也在商學院教書,面對一群創業成績斐然的總監。談到這段契機,最初向他遞上教職邀請信的學校單位,切中要點地誘惑毓修,「你看當年你做 UiGathering,大部分都是面對設計師,如果你有機會對這些老闆講課,你是不是更能改變他們?」
30 年過去,生命從青年到壯年,知識媒介從報紙到智慧穿戴。時序在變,有些精神未曾改變。毓修的人生緊跟隨著科技進步,累積了許多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與社群結識的知心好友,驅動他一再創造交流環境的動機,他忽然笑說,「或許是因為寂寞在背後作祟!」
・
・
・
所謂人性,所謂最根本的創造力,原來就是承認自我之渺小,然後直視靈魂渴望,砥礪前行。
以上是毓修近幾十年的從業縮影,如果你對毓修的管理之路感興趣,誠摯邀請你參加 2022/12/17 (六) DesignOps 設計營運實務研討!
他將以「一個設計管理者的獨白與自省」為題,回顧這幾年來的設計管理經驗,透過案例以及失敗的經驗,討論在設計營運的脈絡下,一個設計管理者的自我修練以及挑戰。透過自我的對話,期待引導大家重新檢視設計管理的工作,並且從中找到機會與可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