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UX有差嗎?」是悠識出品的 Podcast,我們想透過節目命題「UX有差嗎?」以一種輕鬆、實用且直接的方式,帶大家探索 UX 相關議題、知識與案例。
從顧問視角出發,聊聊 UX 對產品設計、使用者體驗,甚至是業務成長,究竟「有沒有差」?
歡迎打開你熟悉的 Podcast 平台一起收聽!
1 EP 05 介紹
回到起點,創立 UX 顧問公司的油門與煞車
2023 年是悠識創立的第 16 年,我們更新了官方網站,已經正式上線囉🎉
趁著除舊佈新、重新整頓階段,本集節目邀請二位老闆 Richard & Bryan 來講古,回顧一下篳路藍縷的創業史。如果你是老朋友,請注意回憶殺襲來!如果你是新朋友,也歡迎回到 2007 第一代 iPhone 發佈的那一年,聽聽 UX 尚未成熟的臺灣產業環境🚀
⭐️ 本集成員
主持人|悠識資深 UX 研究員暨數據分析師:簡嘉莉
主角1|悠識 UX Coach:蔡明哲(Richard)
主角2|悠識 CEO:江典泗(Bryan)
⭐️ 精彩內容
00:15 本集開場:老闆登場
00:42 代理 Axure 順勢推了 Richard 去創業!
03:30 最初以「網站企劃」來溝通 UX 價值
05:11 興辦 HPX 讀書會補足資訊缺口
06:18 Bryan 萬事屋成為創業夥伴
11:14 草創時期找商業機會的困境
14:52 為客戶組建設計與開發策略聯盟
18:30 早期買單 UX 的客戶案例
21:22 以「數位建築師」比喻 UX 工作
27:30 透過人才提升來影響產業的社群化經營
30:56 顧問公司的 Mentor 導師們
36:13 創業夥伴互補的重要性
41:28 給新創事業家的小建議
註:06:00 Richard 提到 UiGathering(現為 UXTW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2005 年首次舉辦活動。
本文節錄部分 Podcast 內容,和大家分享悠識誕生過程、創業早期經歷過的考古故事!
2 代理 Axure 順勢推了 Richard 去創業!
Richard:在廣告行業,我的工作非常刺激跟興奮,我其實很享受,但身體不堪負荷,所以那時候想要轉換,找到自己能夠掌控的工作模式。(編按:Richard 上一份工作,在現在的 Isobar 任職。)
那個時候 Axure 產品,是我在 2005 年做信義房屋的網站專案,我們團隊找到的。我去跟對方說,可不可以代理你的產品?人家說可以啊,但你必須先得是個公司啊,你不能是個人。所以就這樣子順勢成立了悠識。
3 最初以「網站企劃」來溝通 UX 價值
Richard:其實悠識一開始(2007、2008 年左右)的服務並不是講 UX,雖然我心中有這個願景的目標,公司的名稱也是這樣取名(UserXper)。
當年的 Project 都是網站,所以我稱之為「網站企劃」,如果以術語來講,可以用「資訊架構」深談。不過講資訊架構人家應該聽不懂,我們比較像是協助客戶,在網站設計開發的前期把網站企劃做好,企劃做好的資訊架構跟呈現就是 prototype design,那時候不會特別去講 UX。但 UX 是一個願景跟一個值得投入的方向!
2007 年台灣大概是在瘋王建民,他紐約洋基球場發光發熱的時代,那時候創業階段常常為了鼓勵自己,就去看王建民投球。不管我今天的情緒心情怎麼樣,只要王建民贏,我就覺得很棒。
2008 年金融風暴,整個全球的景氣面臨很大的衝擊跟危機,包含市場上面很多企業跟品牌客戶,要投入做創新或投入做網路行銷,相對也會比較保守。要怎麼跟客戶溝通這件事情,沒有特別的策略的脈絡,講網站企劃,是因為我過去的工作背景,會有很多 project 或人脈來的,他其實是找我要做網站的。我後來就跟他說,我不做後面的開發,我只做前面的規劃,客戶慢慢瞭解到,原來你做規劃寫寫文件就要收錢。
4 Bryan 萬事屋成為創業夥伴
Richard:我這輩子有一半的時間是跟 Bryan 是同事,我在 2000 年跟 Bryan 在公司裡面就是同一個 team,我跟Bryan 的合就蠻深的,他很特別的特質是,任何疑難雜症的案子交給他,你大概都可以放心。我有需要求助找資源找 support,我就找到 Bryan,包含我創業的一開始,租辦公室啦、申請啦、登記啦、幫忙介紹客戶啊。
Bryan:補充一點,一開始在市場上講使用者經驗,台灣第一場使用者經驗的研討會,其實是在 2001 年,在我們的老東家 Isobar 還叫知世網絡的時候,在台泥的市民廳,開了全台灣第一場使用者經驗研討會,Richard 跟我都是工作人員。
2001 年知識網絡(現合併至電通集團 isobar)主辦臺灣第一場 UX 相關研討會: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383
其實我認識 Richard 二十幾年,你在創業的時候遇到瓶頸、會有疑難雜症,你不會去找那些還留在那個環境裡的老朋友。那當時我有一個人生的小分叉,跑去學人家做房地產,完全離開所謂的網路領域,但那時候 Richard 常常會背著背包跑來找我,我會發覺說其實我的興趣,感覺上我的那個本質、靈魂還是在那邊,我也很樂於跟 Richard 一起討論,我們還找了 Yahoo 的朋友一起念那本北極熊(資訊架構學)。
5 為客戶組建設計與開發策略聯盟
Bryan:在公司的名字上掛上顧問兩個字的時候,客戶會覺得你有一些 know how、你有一些經驗,所以我們很自然的其實在十年前吧,就開始會幫客戶把他的整個數位的服務發展,中間缺的這些 resource 找進來。找設計團隊合作、找 IT 團隊合作,或許是跟企業自己內部的團隊合作。
大家可能都知道 Tom Cruise 的 Mission Impossible,我跟 Richard 小時候的 Mission Impossible 是電視影集,片頭一開始核心的那個角色,他會拿很多紙本的 portfolio,他在那邊挑這個要、那個不要,有的是會爬牆壁的、有的是會開鎖的,片頭看完你就知道說這一集會出現哪幾個專家。
現在我的感覺就像那個當年的 Mission Impossible,手機裡面或者我的 Facebook,有很多這種很厲害的高手,當我有需要的時候,就會請他們說,你願意跟我們手牽在一起,我們一起來幫客戶解決一些事情。
有個故事是:幾年前我被現在 104 人力銀行的設計長,還有研究總監 Tim 跟 Hoper,找我去跟他們的內部團隊聊一聊用戶體驗,在那場裡面我很驚訝,他們的創辦人楊基寬董事長也參加了。結束的時候,董事長問了一個問題,差點把我釘在牆上,他說你覺得我們 104 有體驗設計單位、有體驗研究單位合不合適。
我心裡就想說,這兩位都是高階的主管,老闆問這樣的問題⋯⋯但我後來想了一想,回答說,董事長您開人力銀行,但是你不會想要成立一個裝潢的部門(董事長說不會)我說可是 711 跟星巴克會,因為在他們的特性裡面,他們其實需要一直拓點,會有這樣的需求。那人力銀行做人的生意,所以我覺得其實有這個體驗設計跟,體驗研究是非常好的!
6 早期買單 UX 的客戶案例
Bryan:2012 年我們兩個有被經濟日報採訪過,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經濟日報有寫了一篇,大概三分之二版講新鮮行業,形容我們像「網路建築師事務所」採訪我們,寫我們做的事情就像建築師在虛擬的世界裡做的事情。
有的時候在行走江湖會需要一些貴人,那我很感謝當年在我們只有五、六個人的時候,玉山銀行願意 buy in 這個使用者經驗的價值,而且他們有兩位很年輕的主管,大概頂多是科長等級,他們一直向上溝通,願意找我們當顧問。
當我們把玉山的官網,一年多經由我們講的資訊架構的方式(當然後面有策略聯盟的設計夥伴、很專業的歐洲來的 sidecore、成套的這個 server side 的 CMS、加上 Google 搜尋等),搭配客戶自己有非常好的專案管理,一起把他做上線之後,我覺得那個就是我自己感受到台灣 Fintech 的開始。
之後我大概至少跑了不只十家金控吧,有一些後來變成我們的客戶,大家都想要知道說玉山的網站看起來做得很成功,你們到底是怎麼做的。後來玉山將近十年間都不斷有研究或是設計的案子跟我們討論,雖然這兩年我們比較沒有在服務他們了。但是玉山的很多還在線上的網路銀行、官網、信用卡的 APP,我們都曾經服務過。
7 創業夥伴互補的重要性
Richard:我跟 Bryan 的個性不太一樣,但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跟很多共同經驗,像在數位行銷、網路廣告、專案管理,我們都是很棒的幕僚,但我們其實兩個都不太像創業個性。我們的 EQ 都蠻高的、很多話可以談,這個是我們的共同點。
但是我們的性格還是不太一樣,我的冒險性高一點,我比較衝、我比較任性、我想到什麼就想做,後果跟代價我往往是比較不太想的,但因為 Bryan 在,我知道會有人幫我踩煞車,有人幫我收拾殘局啦~
Bryan:我們的個性上跟能力上,譬如說 Richard 在辦研討會、辦 HPX、開創議題。我的話比較合適跟客戶跟團隊一起去做專案的工作。在我們創業大概前5年的時候吧,有一次回到老東家去,我跟 Richard 的 Mentor 電通最高位的台灣人 Jean,他聽了我講一下悠識的發展,他就用他一貫的那個很迷人的、很讓人安心的微笑點點頭了以後,他說 Bryan,你只要記得一件事情就好,你跟 Richard 千萬不要拆夥!
8 給新創事業家的小建議
Bryan:如果你選擇創業這條路的話,你就得要不斷地去嘗試。但是你要不要創業,每個人有每個人有很大的不同,你得自己想清楚,沒有人能幫你也沒有人敢去推坑。
Richard 在創辦悠識的時候,代理 Axure,今天很多人可能覺得 Axure 是老東西,的確是老東西,這麼老的一個軟體它還是可以在數位服務的設計上,能夠幫上很多的忙。
我們現在做研究,我們的研究是量化的、質化的,我們做體驗設計,我們做教育訓練。在我們的專案能夠服務比較大型的客戶之後,這幾年其實我們也發展了比較小團隊的 coach 的服務,然後各種的論壇、研討會等等,這個都不是當年我們能夠想像的。
基本上你創業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你成功的那個公司,跟你原始的想像絕對不一樣。這個是幾乎每個創業的人大概都都會有的體會。這個中間就是如人飲水,大家要自己去嘗試才會知道~
如果你想回饋給我們,歡迎到 IG 留言 📥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在你習慣的 Podcast 平台按下訂閱,分享給朋友們 🤩
Youtube 也可以開字幕收看、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