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設計趨勢|設計導入決策層創造價值,跨界合作激發多元想像——專訪設研院研發處處長 Angela Sher
許多想進入 UX 設計領域的新鮮人,有時會太過沉浸在熟悉的設計領域中,雖有扎實的理論訓練,但未能思考競爭對手與市場趨勢,與產業脫鉤。
許多想進入 UX 設計領域的新鮮人,有時會太過沉浸在熟悉的設計領域中,雖有扎實的理論訓練,但未能思考競爭對手與市場趨勢,與產業脫鉤。
不論任何產業或領域的專業者,做設計時都可以盡量打開五感,驗證許多無法從報告文本中呈現的資訊,完成的報告才會更加細緻、具說服力。
當趨勢更迭變化的速度越來越快,許多設計管理者,特別是極需大幅躍進、力求速效的企業都傾向招募具有「裂變」特質的新血加入,但往往忽略了這些人對既有組織可能產生的破壞。
相關的方法論聽了很多,而你又該如何開始第一個屬於你的增長實驗項目呢?將透過拆解增長項目實操的步驟,帶你開始第一個增長實驗項目。
本文主要談如何找到合適的產品指標,首先,你要找到合適的指標框架,接著,你可以透過六個步驟把指標框架建立,我也透過一個假想的案例來說明如何實際操作。希望這樣可讓大家對實務操作面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悠識 IA 團隊正在招募資訊架構師與助理資訊架構師,歡迎加入我們! 資訊架構師:具有三年以上 RWD Web / Mobile Web / APP 等數位產品與服務的 UX 設計相關經驗。 助理資訊架構師:無經驗可,須具備 UX 基礎知識...
若主動關注設計圈的大事件、積極參與各類型的分享活動,往往可以發現同年度的議題往往不謀而合,或個別側重在不同面向、逐年漸進的探討新興熱議詞。
當趨勢成為共同語言,不論是設計師或產品經理,都要嘗試使用客戶理解的詞彙去介紹產品、闡述價值、提出解決方案。「即使趨勢只是一時的,但如果同一個產品要賣給三種受眾,那就要用三種不同的銷售方式去溝通」。
如今生活中許多行為都是被引導、被暗示後的慣性,而當所有產品的使用行為都以習慣優先,衡量設計價值便大多從好用與否,也就是節省、降低了多少學習成本去計算,無形中形成了一種以「成本」為中心的鑑價模式。
李明說:「一方面,它讓期待踏入產業的新手有依據去理解產業內的人在做什麼事,有跡可循去看到所謂『好』的設計案例和方向是什麼;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作為客戶判斷的基準,確認看到許多人正在往某個趨勢走,客戶做決定的時候就會比較安心,比較能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