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使用者研究學習歷程(上)How I learn UX Research
我進入 UX 領域四年多,學歷和 UX 無關,因為對使用者經驗好奇,而在學生時期做了一些(現在回頭看超不成熟的)side projects,後來到悠識工作,所以我的學習經驗是在悠識做 UX 研究累積的,目前是資深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職責包含獨...
我進入 UX 領域四年多,學歷和 UX 無關,因為對使用者經驗好奇,而在學生時期做了一些(現在回頭看超不成熟的)side projects,後來到悠識工作,所以我的學習經驗是在悠識做 UX 研究累積的,目前是資深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職責包含獨...
每一次的研究環境、研究題目都不同,而做研究像蓋房子,研究計畫是基底,沒蓋好的話不會有好的研究產出。而很少有人把擬定研究計畫的過程結構化,通常要透過經驗累積漸漸知道什麼樣的情況該如何規劃研究。
綜觀台灣連續三年,每年皆超過 65% 以上的人們感受市場 UX 職缺的增加,象徵需求仍在成長,未來應有更多人投入;未來繼續從業意願也是年年都在八成以上。
為向全球 UX 市場趨勢學習,我們參考就業市場接近且發展較成熟的中國地區行業報告,作為經驗借鏡;因台灣與中國的調查架構較為接近,本文將以此兩地交互參照為主軸,再輔以 UX 行業指標的美國 NN/g 的 2019 年最新報告,作為全球市場觀點...
行銷人需透過 GA 來蒐集網站數據,但工程師不一定了解 GA,而行銷人不一定瞭解程式,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產生龐大的溝通成本;或是沒有妥善埋設、佈建追蹤碼,延誤了專案進程,而最糟的情況是工程資源稀缺,因此只能放棄數據蒐集,等於是閉著眼睛進...
「戰場」何來?考驗的是部門主管與公司各平行單位的關係建立,還有對外斡旋、打破跨部門利益關係人的心房,動之以情、說之以理,讓需求或是協作單位能夠認同而非覺得被干預,才能讓設計師們有更多的機會,透過業務接觸到客戶、甚至是尚未簽約的潛在客戶,同理...
在進行產品開發專案時,基本上會依照「Think It(思考)」、「Build It(構建)」、「Ship It(發表)」三階段進行。這三階段建構在設計思考流程的基本框架上,每一個階段都會邀請所有利益關係人(stakeholders),包含產...
當公司開始有多位產品經理、產品團隊時,產品團隊組織劃分就變成公司、產品主管需要思考的問題。
按臺北市政府新聞稿,里長有事務補助費支應公務所需,但公職本身為無給職,這樣從早到晚為小為老奔波,既沒法賺錢又不選更大的官,到底所為何來?「我就是看到了。」他淡淡地說:「孩子在街頭遊蕩,老人孤獨死在家裡。我是被選上的哩。」講起來沒什麼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