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作者/葉寬 Yeh Kuan
原文同步刊載於作者 Medium。
講者:【林威宇】財報狗產品經理/行銷顧問
在同質化且競爭激烈的金融資訊市場,以大量使用者訪談為基礎,打造全台第一大股市投資基本面分析平台。
威宇以非常緩慢的語氣開場,介紹財報狗開始做新聞媒體的歷程。財報狗過去是以數據科技服務為主,將財務報表做出圖表提供給使用者,而目前因為想要打進國外市場,開始美股的服務,並提供相關新聞內容。
1 來到財報狗的第一個工作項目
那台灣美股投資者的誘因和痛點是什麼?這是威宇來到財報狗的第一個工作項目。
-2013年 當時投資者普遍有買蘋果概念股不如買蘋果的想法,但卻面臨不知道怎麼開戶,也不知道怎麼進場買美股。經過100多位的訪談,結論是需要教育投資者如何投資美股,但並不是公司想發展的方向。
-2020年 這時投資美股的人數上升許多,那現在的投資人,與7年前的投資人差異在哪裡?使用者研究開始!
1. 量化研究:從財報狗會員和社群中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含「投資美股原因?」、「有投資台股嗎?」、「投資多久?」、「痛點?」、「想投資什麼標的?」從2,000多份資料中分析出3類型:
A group: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以財務指標作為選股參考的比例較高。
B group:1年以下的投資經歷,不太清楚如何開戶和投資,都是以大公司投資為主。
C group :無太多投資經驗,不知道如何分析和判斷資訊,是需要教育的族群。
以上3種類型的人,共同點為普遍存在資訊焦慮,而這是公司網頁本身就有再做的事,因此快速調整後即開始新增中文化的投資網站,但成效不彰。
2. 質化研究:為了瞭解服務調整後成效不彰的原因,透過訪談了解「投資者不熟悉美股公司的原因」和「如何解決資訊焦慮(心目中的大公司、心中的資訊焦慮是什麼、如何獲取美股資訊)」。不會詢問投資者所使用的投資方法論,而注重投資的經驗,避免訪談內容流於理想狀況而與實際狀況有所落差。
- 訪談問題:
- 最近買的一檔股票?
- 為什麼買這一檔股票?
- 從哪裡得知這檔股票資訊?
- 是什麼原因使他們不熟悉美股?
所以這些投資人是從何處取得股票資訊呢?
宇威的語氣總覺得透露不甘心,8成都是從股癌,因為股癌扮演著一個你喜歡和親近的人,會分享個人意見,而這個意見是比專業機構提供的報告還受到信任,尤其是透過Podcast的聲音做為媒介,是相對有親密感,而當內容具有一定專業程度時,投資人反而更願意信任這個人。
不熟悉美股的原因?
語言:英文需要花更多時間吸收
距離:時差和距離造成無法及時接受到資訊的不安全感
規模:美股上市公司是台灣的好幾倍導致難以選擇
3.解法:
調查之後的發現與洞察/by 講者簡報
研究發現 1:同一位投資人在台股和美股決策方式竟然不同,投資人投資台股時會研究財報,但投資美股時就不會,反而依據他人的建議進行選股,而且並不是從官方所發出的專業報告,會更願意相信親近的、喜歡的人所分享的主觀意見。
研究發現 2:需要彌補資訊的即時性,解決投資人資訊焦慮的問題。決定從提供「數據」轉為提供「觀點」,不是客觀的資訊,而是要一個喜歡的人所提供的主觀想法。
2 財報狗產品定位的轉變
有了研究發現,那該如何改變呢,先從公司已經有提供的服務下手:
- Podcast:研究發現使用者更常使用公司的podcast頻道,因此將內容加強美股和產業定位的資訊
- 提供法說會逐字稿:提供法說會逐字稿給投資人,內容包含目前所關注的資訊和相關觀點,並透過a/b test得知投資人閱讀喜好。
- 新聞:當財報狗沒有新聞團隊時,要如何產出新聞?剛開始由人工產生新聞,一天最多2篇,但一天產出2篇新聞與使用者互動頻率太少,無法稱作新聞媒體公司,因此開始使用AI輔助,威宇這邊的說明就像好萊塢電影般,配樂伴隨著簡報放映逐漸進步的數據,「用AI製作新聞到最後,我們將新聞編輯壓縮成一篇8分鐘,一天可以做30篇新聞以上」。
以上的改變,威宇也補充由於工程師時間有限,在進入開發前,一定要先進行調查與驗證來提升把握度,但不論事前做了多少調查與研究,實際上線前是不會有100%的把握是否正確。
3 實踐用戶訪談帶來的改變
這些服務該如何驗證成效:
從文章造訪次數、頁面停留時間、開信率、訪客查到這個標題的GSC(Google Search Console),了解潛在用戶對什麼題目感興趣,以及用戶在什麼情境下會對議題有興趣。
多種衡量成效的方式/by 講者簡報
將新聞資訊改變擺放位置,與對照組進行測試,了解新聞擺放位置是否影響點擊率,而實驗組的點擊率高於對照組,原因是因為使用者已經知道發生什麼事,是想知道詳細事件的細節,而不是一無所知而點進去。
4 摘要
- 財報狗做新聞媒體的原因:美股投資者有資訊焦慮的問題,而且偏好觀點大於數據。
- 財報狗提供哪些觀點: Podcast-提供產業資訊,透過前後測確認議題方向;法說會逐字稿-提供中英文翻譯;新聞-即時新聞幫助投資人掌握美股市場動向。
- 財報狗如何製作新聞:從人工到AI和工程團隊協助製作新聞,一篇新聞製作時間從2小時到8分鐘,開信率為50%左右。
5 2024 UR meetup note #4.5講者座談2 — 詹易衡×林威宇
Q:時間金錢有限的情形下,如何有效進行研究,和進行研究時機點?
詹易衡(後簡稱 詹):初期做研究時,大家會很發散,可以先以桌面研究和競品研究證實自己的觀點,至於桌面研究是平常有時間就可以進行,而研究時機點只要遇到問題就是好的時機點。
林威宇(後簡稱 林):一場訪談大概抓1小時,自己不太做焦點訪談,因為受訪者容易被互相影響。而線上訪談和實體訪談沒有好壞,依據題材選擇,線上有距離感,而實體有親近感,都有機會增加對方提供資訊的機會。而我自己屬於不喜歡社交,因次訪談其實很消耗自己能量,控制心靈能量消耗是我注重的。而時機點因為小小公司沒有時間等你訪談,因此要先將研究準備好,等專案開始就可以直接提供資訊。
Q:沒有專職UX研究員,哪些方式是可以給PM和產品設計師執行
詹:我還是建議從桌面和競品研究開始,才有參考資料可以提供給團隊。問卷則是常用的方法,不需要多厲害的問卷設計,只需要學習一下,便可以獲得到不錯回饋,而開放性問題也是很重要,獲得假設外的資訊。另外透過觀察網路上評價,可以單方面獲得的資訊,就不需要再特別找使用者來訪談。
林:訪談會貫穿全部,而問卷是前期比較會使用的,中後期則是以看數據為多,因此重要的是先了解不同數據蒐集的意義,並且解讀數字的高低,清楚這些資訊會如何影響訪談和產品推進。
Q:印象深刻的研究經驗?
詹:前面做的很卡很不順暢時,會先暫停推進開發進度,回頭玩競品的遊戲,就會有不一樣的視角,因為當時只是以單純遊戲者的心態玩遊戲,現在則是有研究觀點,了解遊戲設計的原因。另外是當看到玩家,玩出遊戲當初沒想過的玩法,驚訝玩家超出當初設計的想像。
林:我對美好結果都沒有印象,有印象的都是還沒有完成的,以及和你假設不一樣的,像是當初設定網頁的功能,結果使用者的反應竟然與設計目的不符合,產生「原來是這樣的」學習心態。像投資人買股票不是為賺錢,而是滿足為了自己正在努力的心理期待,以及降低自己的不安全感,讓我產生印象。
Q:給予其他新創組織執行研究調查的建議?
詹:要直面問題,當使用者提出問題,作為創作者會有產生排斥情緒,但研究者要以理性去面對和解決問題。
林:比較常遇到的問題,老闆很滿意自己的產品,但市場反應不佳,而認為是使用者不懂。而訪談本來就不是為了獲得正向回饋,是為了要獲得哪邊需要修改的資訊,如果只是獲得正向回饋,那就等於沒有獲得回饋。
【主辦單位】悠識數位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內容節錄於2024 UR meetup講座,相關問題討論與更詳細的筆記內容,可參閱UserXper 悠識學院的HackMD活動共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