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本文整理自2024 Operation & Product Analysis 營運與產品數據分析實務研討的HackMD共筆文件。
Kevin 分享 Foodpanda 怎麼進行營運和分析的,會以策略、營運的角度出發:
- 餐廳端流失預測與挽留策略:如何透過數據來預測餐廳解約時機點?而業務端又該如何啟動挽留機制?
- 消費者分群與經營策略:不同類型的外送消費者,又有甚麼樣的購買行為?如何透過數據精準定位出不同的消費者,並制定最佳的選品與訂價策略?
1 外送產業的背景介紹
foodpanda的冷知識
- 很多人以為 foodpanda 是台灣企業,可能落地化太成功了,其實是德商。
- 其實母公司叫外送英雄,橫跨50多個國家,拉丁美洲、歐洲都有事業體,其實算一個集團。
- 目前外送員里程可以繞地球一萬圈。
- 對台灣影響很大,讓台灣就業率呈現向上成長,挽救失業率。
外送行業的定位是什麼
- 1st Gereration Commerce 傳統商務:Self service
- 2nd Genration E-Commerce 電子商務:Delivery: 2-3 Days
- 3rd Generation Q-Commerce 快商務:Delivery: <1 Hour Delivery Time
確保餐點從下訂到你手上,大約在20-30分鐘內完成
讓快商務成功的兩個要素:產品與營運力,除了有商品賣,出問題還要能及時支援。
引進其他數據來協助營運
包含產品數據、餐點製作時間、引進第三方天氣數據 API 等,外送員數量也同樣重要,各項數據都是為了提高讓客戶能在 20-30 分拿到餐點的實現率。
熊貓平台圍繞三大群體 (三方平台):餐廳、外送員、消費者。
今日案例分享主要針對餐廳與消費者
- 商家流失預測:提前預測高流失傾向的商家,以盡早採取挽留行動。
- 生鮮客戶分群:將生鮮消費者分群後,建立商品類別及 SKU 定位,進而調整訂價策略。
2 案例一:流失商戶挽留
為了讓消費者在平台上有足夠多的選擇,foodpanda 需要維持平台上的餐廳數量,手段包含提高新餐廳簽約數與降低餐廳流失率。本專案目標為降低流失率,提前識別潛在流失商家,並期待能有效挽留。
商家流失預測:
關鍵目標:降低餐廳流失率,確保平台商消費者有足夠多的餐點選擇
大致步驟如下:
- 模型預測:
篩選關鍵屬性,建立機器學習的流失預測模型,再使用 A/B Test 驗證機器學習模型的預測成效 - 主動挽留:
對商戶嘗試多種溝通方式,並測試其有效性。針對可能的流失原因做初步分類及發想可能解決方式。 - 商戶訪談:
與已解約店家進行一對一訪談,了解關鍵解約原因,歸納商店解約原因找到最需改善的部分。 - 流程優化:
從產品、流程、技術等面向出發,持續優化商家服務品質
解決方式提案:
是否能建立機器學習模型解決以下問題
- 預測下個月會流失的商家
- 試圖挽留可能要流失的商家
- 找出流失的原因
- 制定 SOP 讓流程更好
模型預測:建立餐廳流失預警模型
以 80+ 餐廳屬性建立模型預測高流失傾向商家,並定期產出名單,讓業務主動關懷商家或挽留,以降低流失率。
模型預測屬性: (RFM model)
- 基本資訊:城市、餐點類型、經營模式(連鎖、非連鎖)
- 營業表現:訂單表現、消費者評分、餐點照片覆蓋率
- 平台互動:合作年資、與平台合作促銷活動、客訴紀錄
- 外送合作:平均外送時間、平均配送距離
透過模型數據主動挽留
通過模型產生的可能解約原因,制定挽留策略,讓商店挽留成功率持續提升,然而不同的商家溝通方式成效不同,也有相應營運成本,需要資系評估使用哪些溝通方式,才可以讓商家真正感受到關懷。
主動挽留:制定相應挽留策略
讓業務甚至在打電話前,就知道可能流失的原因,即可提供對應的挽留方式,進而提高挽留成功機率。
先透過數據指標拆解化進行,然後再客製化改善。可能解約的因素大約可以歸納為以下:
訂單因素(70%)
- 上線時數低(可能挽留的原因:了解不上線原因,並鼓勵商家上線)
- 有上線,但訂單量低
- 曝光量低(可能挽留的原因:鼓勵提升服務品質以留住顧客)
- 舊客人數低(可能挽留的原因:鼓勵提升服務品質以留住顧客)
- 新客人數低(可能挽留的原因:建議採取廣告或折扣手段穩定取得新客)
- 轉換率低(可能挽留的原因:了解轉換率低的原因,例如訂價、餐點照片、折扣等因素)
非訂單因素(30%)
主動關懷合作中是否有不愉快的地方,針對可能解約的原因則透過訪談來了解。
商戶訪談:了解解約原因
透過訪談20+家商家挖掘解約原因,了解老闆真實心聲,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
當時邀請了位於雙北地區、Google Rating >= 4,且過往營業額高的已解約商家來訪談,每場訪談時長約 1 小時,全程逐字稿紀錄。主要訪談二面向:解約原因、解決方案。
訪談結果統計後歸納出幾個面向的解約原因:
- 人員服務:日常營運協助、即時訂單問題協助。
- 平台政策:爭議款項處理、合作分潤。
- 設備及平台(UI/UX ):制餐時間調整、菜單修改流程。
流程優化:依據訪談後採取後續行動
依照上述幾個面向的問題,進行以下的改善策略。
通過內部訪談梳理服務餐廳的流程,進而識別出可改善的環節
內部服務流程 be like:簽約 ➡️ 上線 ➡️ 營運 ➡️ 解約
- 識別服務斷點,提升商家服務品質 (ex. 部門交接溝通時的斷點,可能讓商家感受到支持或服務差)
- 梳理團隊內部溝通方式,提升跨團隊協作效率
導入Line 企業版功能已提高與商家的溝通效率與品質
內部測試 – 讓老闆們加入 foodpanda 的 line 好友
- 提供餐廳老闆們立即反應的管道,也提供處理懶人包
- 讓每位合作的老闆知道資訊是透明也確實有被反應到
優化總部開發團隊與地區市場的溝通與協作效率
前進總部,期許能優化餐廳端產品,將影響力擴大至集團其他品牌及國家
3 案例二:熊貓超市客戶客戶分群經營
這項專案是希望通過機器學習將客戶分群,找出消費者輪廓,藉此思考超市經營策略(選品、訂價…等)
關鍵目標:了解熊貓超市的消費者輪廓,進而優化經營方式,大致的步驟分為:
- 消費者分群: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結合消費者屬性,將消費者分群之後尋找各別特性
- 主要客群鎖定:從消費者人數及價值出發,找到最適合優先經營的客群
- 商品類別定位:從消費者輪廓出發定義品類及品項定位,明確區分引流商品與高利潤商
- 訂價優化:重新調整訂價,讓品項訂價能充分展現前一步驟的品項定位
消費者分群
先利用 30+ 個生鮮超市相關的購買屬性,來評估,包含:
- 消費者價值:每單金額、下單頻率、再購率。
- 消費者行為:購買商品數量、平均運費、現今單/預訂單比例、優惠券使用比例。
- 購買品類:奶蛋類比例、冷凍食品類比例、海鮮肉類比例、清潔用品比例。
- 購買時間段:餐期下單比例、深夜下單比例、平假日下單比例。
透過近 30 個屬性來分析客群
使用Elbow Curve( 手肘法圖表分析)決定分群數,選定 7 群為最佳分群組數,再以 K-means 演算法細分為 7 群:
- Hygienic
- Emergency
- Beverage & Snack
- Dairy & Bread
- Mealtime Buyer
- Frequent Cook
- Stockpiler
主要客群鎖定
分析各個客群的特性,讓團隊去鎖定主要客群做為未來經營重點。
分析消費者客群分佈,以消費者數量 X 營業額(/消費者)作圖
細究後發現,緊急客群(Emergency)消費毛利高、願意付運費。
商品類別定位
鎖定主要客群後,團隊進一步思考品類及品項定位,進而以數據驅動優化定價策略
- 品類:分析重點族群對各品類的消費頻率與忠誠度,將品類分類為四個主要定位:Traffic, Core, Essential, Add-on。
- 有些品類的目的非賺錢,而是吸引顧客踏入店內消費(Traffic – Core – Essential – Add-on)
訂價矩陣:KVI、Mass、Long-tail
KVI | Mass | Long-tail | |
---|---|---|---|
traffic | text | text | text |
core | text | text | text |
從主要客群的需求出發,定義個品類與品項在熊貓超市中的定位,以品類與品項定位為基礎設定訂價基準,以提高商業指標的成長(例:訂單量、毛利率、總利潤⋯⋯等)
訂價優化
實驗結果顯示大部分品項調整價格後皆有顯著訂單/利潤。
4 Q&A
Q: 針對機器學習想問更詳細一些:這80個變數是如何選擇出來的?為什麼是80而不是其他數字?在做模型的過程中,是否有遇到選用的演算法成效不符合你們的預期,如何思考要使用哪個演算法來製作?像這樣的模型做出來之後,他的效度能維持多久呢?
A:並不是在 day1 就把這 80 個變數提取出。是以前面的例子,像是開始思考為何會離職,即從職員離職情境參考帶到商家流失,進而回到商家思考為何會流失,通常會以這幾個進行拆解:
- 訂單差
- 服務不好
- 客速率差
- 廣告沒有用
再來就開始可設定變數,比如:過去 30/60/90 的訂單量、30-60 天的斜率,或萬能公式進行拆解,如觀察過去 30 天曝光率多少、轉換率多少等,總共大約涵蓋了至少 200 個變數,建立了excel,才去訓練模型,有些屬性對精確度的提升並無幫助,建模或是參數調整的過程中,才將 200 個屬性縮到 80 個,有足夠好的效率。
至於成效是否符合預期,這要回到商業來看。
怎麼樣才能是符合預期?
但老實說模型的正確率並不是特別高(因成員組成並不是資工背景出身),因此需思考是否符合效益,而有些模型可能一陣子就需要進行調整,約莫一段時間(1-2個月)就會需要看模型的錯誤率,若過 2 個月錯誤率到 2~4% 左右就會開始重新訓練模型。而為何模型會失效?失效代表預測不準,這即代表有些外在因素有改變,比如人們的習慣是否有大趨勢的變化,是當初沒有追蹤(track)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