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Rita (文策院PM),原文出自作者臉書,感謝授權分享。
「新手 UX 研究員的 0 到 1」彷彿蘊含了有關 2 的流量密碼:兩位講師—楊碩耘與林妏芳 Amber,就年資方面大概可比擬為悠識的「二年級生」—以二重奏的形式來分享 UX 工作的面試經驗。
一小時左右的演講內容準備極其豐富,全場依時間軸序列鋪排可大致分為四部曲:從對探索 UX 工作可能性的自我準備、準備面試材料、現場應答技巧,到順利進入職場後持續應用 UX 思維回看面試的反思,事實上我覺得不僅可用於 UX 面試,兩位無私暢談的許多小訣竅和巧思,也同時提醒了我在日常報告與內容準備方面有更多可精進之處。
以下我也繼續秉持流量密碼原則摘要兩點:
1. 轉譯和內容創作是你重要的兩大超能力
演講中以面試題目「請你為一個準備要導入金流的網站進行初步規劃」為例,碩耘和 Amber 各自分享了如何理解、切入拆解、分析詮釋到完成決策樹繪製—聽完整個流程讓我重溫了過去一年多與悠識合作的重要收穫—擔任在業務需求彙整和系統建置溝通間的中介角色,轉譯能力很重要,因為我需要釐清並分類組織內部成員的「許願(差不多已進入 AI /全自動/天堂層次的功能)」、「想要(看到某某網站有這種華麗功能)」和「需要(系統應該具備的功能)」,然後依時程和資源分配將清單上的項目排序。
除了這個與工程開發團隊溝通的流程,也需要具備相當程度的內容創作能力,才能製作各種直白的圖文、引用各種淺顯易懂的譬喻,回頭好好地跟內部成員說明我們的判斷、開發的難度與工程時間等種種溝通。
2. 隨時為你所需的領域知識充電
由於「使用者經驗」一詞的流行,尤其在企劃、行銷方面的工作也愈來愈喜歡引入訪談作為方法作為支持提案的依憑,所以在 Q&A 環節也看到有很多人想知道由此轉入 UX 研究員工作的可能性,包括詢問可以修哪些課、應該怎麼透 過 side project 準備有關經歷和作品集等。
Richard 在這裡透過碩耘和 Amber 分別從時尚設計與服務科學的背景轉入的案例來提醒,UX 的資訊和軟體服務性質是基礎,不可或缺的其實是各產業別專屬的領域知識,因此 side project 的發想和論述也應該從個人熟悉的面向出發。這一點也是我近期和悠識團隊合作感到格外愉快的原因—幾位參與專案的夥伴平常就相當廣泛地閱讀,有幾位更是上檔必追地真心熱愛著各類影視節目、展覽和體驗,所以在會議中案例的援引和設計建議都相當敏銳地注意到文化內容的特性。
當我們都看過同一本小說、同一部電影和劇集,討論起來更是格外嗨—這樣的工作片刻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