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本文內容整理自 2024 UR meetup 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 的 HackMD共筆文件。
1 講者背景
悠識研究員 楊碩耘
- 服裝設計系畢,在新創服裝科技公司實習,隨後啟程去英國讀設計管理。
- 在悠識做過的案子:需求探索型、設計驗證型、網站數據型、量化問卷型、混合型研究
UX的工作日常:找出業主跟使用者的交集,但有時候是不存在的
2 研究員進化論
產業對於 Junior 研究員的期待
- 個人特質:對事物富有好奇心、對研究有熱情、具備邏輯思考能力
- 研究能力:瞭解研究流程、具備研究能力、獨立執行研究
- 工具技能:miro、Figma、maze、CJM、Persona..
- 團隊合作:參與團隊討論及合作、如期交付 senior 賦予的任務、協助工作方法想、工坊舉行
- 溝通能力:報告書寫報告書寫、文字論述能力、具備 present 能力,能清楚、有邏輯的說明研究發現。
產業對於 Senior 研究員的期待
- 研究能力:執行複雜且抽象的研究、熟悉不同研究方法、工作坊規劃/帶領。
- 團隊合作與管理能力:帶新研究員、招募、流程優化、制度建立。
- 專案管理能力:獨立管理、將洞察落地、向外 BD。
- 利益關係管理:Stakeholders 的期待管理。
- 溝通能力:推廣研究價值、向 Stakeholders 說明研究影響力。
不同時期的 UX 研究員的能力對應
許多能力在 Junior 時期都有一定的磨練,除了專案管理能力,因此它也是成為 Senior 時最不好上手的技能。但這些對於發揮研究影響力都是十分重要的能力。
3 三個劇烈成⻑的關鍵點:
在這些關鍵點中分別獲得了
- 用戶研究的能力深化:如何理解更抽象複雜的題目。
- 向外溝通能力:讓專案推進順利、對專案的利害關係人的管理。
- 專案是否能落地:讓專案如期完成,還能持續發揮影響力。
三個研究能力大幅提升的關鍵點
一、研究能力深化
一步步提煉出有價值的資訊,為自己的研究能力加值
- 從研究找出 Insights
分辨哪些是洞察,反思這個洞察是不是已經被知道了、是否有討論價值? - 累積對於抽象事物的分析能力
如何挖到更深一層的資訊重點?重點脈絡之間的關聯性、行為模式? - 提升質量化研究能力
單一研究方法難及時掌握研究方法 ➟ 混合式的研究,更能深入的了解需求
案例:零售APP改版研究案
客戶希望在已上線的 APP 內新增服務,內部已經有一版 Prototype。客戶希望針對該服務快速驗證,在三個月內拿到優化方向的設計建議。
問題點:
- 只聚焦新版 prototype 界面驗證是否流失舊用戶?
- 如何只用三個月來了解舊用戶的使用情況、驗證、設計?
從量化找到假設,透過質化驗證找解法:
- 透過內部管道,瞭解現行 APP 用戶的使用習慣
→ 建立研究假設、定錨後續研究方向 - 辦理焦點團體訪談。快速搜集顧客對新舊版反饋
→ 鎖定議題,設計測試任務 - 一對一訪談 &易用性測試,深度驗證產品的易用性
二、向外溝通能力
Junior 時期的困境
- 結案報告不買單、研究被質疑(數據正確性、受訪者誠實?)
- 和部門發展方向不一致,被認為是浪費資源在研究
- 滿足了A 部門,卻變成了B 部門的痛點
Junior 時期,還在能力養成階段,忙於各種工作、熟悉研究,便無暇顧及利害關係人。隨著技能慢慢提升,才相對有餘裕去挖掘厲害關係人以及了解他們的想法。
案例:金融保險官網
已上線的金融業官網改版,負責單位希望透過研究獲得改版的設計建議
執行研究的需求來自 A 部門,但 User 只是 A 部門用戶嗎?➟ 需找出其他利害關係人
- A 部門:管理維護的角色,希望改版現有官網。
- B 部門:資訊管理,把資料放在官網上。
- C 部門:進到官網監察內容。
- 顧客們:到官網找資料。
在進行改版前須考量到有以上利害關係人,了解利害關係人的期待&痛點:
- 乙方角色的做法:執行各個部門的專家訪談|了解他們各自的痛點,還有哪邊可以優化,背後的需求是什麼
- 甲方角色的做法:喝咖啡吃飯聊聊天|在執行業務上的難處,哪些面向可以改善。、
重點都在對齊期待,釐清幾件事:
- 長官對於官網的經營策略?
- 官網在該部門的角色定位?
- 業務人員的操作痛點?
- 希望研究帶給他們什麼啟發?
三、專案是否能落地
Junior 時期,接到任務時就會想馬上做訪談,然而有時最應該先研究的是整個專案。
研究專案Tips:定義、挖掘、提出 Actions
- 定義:問題是否真實存在?(確認問題)
不是每件事情都適合用研究解答,很多時候也需要先做桌面研究、實際成為使用者、觀察專家的看法。 - 挖掘:為什麼會這樣?(拆解問題)
列出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擬定研究方法去驗證。1、2的舉例:銀行高資產顧客行為研究:
先透過桌面研究,了解「財富管理」的生態,有哪些關鍵點是研究可以去探索的,進而找到其中的關鍵角色-理財專員。去發現理專的痛點及難處,透過客戶旅程地圖去深挖想知道的內容。
把所有角色和管道盤點出來,知道要去關注哪些人、哪些行為才能深挖出問題,盤點每個角色、組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何與系統互動? - 該怎麼解決?(提出方案)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研究發現都很好,但重點是「下一步怎麼做?」
- 哪些對利益關係人很重要?
- 議題優先順序為何?
- 解法的可行性?部門做得到嗎?
透過以下的方法,可以讓想法更加的落地。
- 利益關係人/部門、對焦工作坊:讓相關部門人員了解研究發現、一同思考哪些解決方案可以具體落地
- 設計原型:驗證可行性
- 結案報告:專注哪裡可行、後續如何做、原因是什麼、對應顧客哪些需求
經過現實磨練後,深化的研究能力、向外溝通能力、專案是否落地最終都將昇華成研究員的影響力和價值
4 邁向職涯成長,該如何自我練習
身為一位菜鳥研究員,我該怎麼成長呢?如果知識焦慮、技能不足,可能會造成學習 loading 非常重且只學習到表面。
我當時是怎麼做的
- 思考:釐清個人職涯方向,找到自己嚮往的 role model。
- 觀察產業 JD、和業內 Mentor 聊聊。
- 檢視自己:要達到我自己的職涯期待的話,那我還欠缺什麼?
自我練習的方法
- 日常練習
- 觀察他人如何做→自我練習→後設思考(推翻昨日的我)
- 向外了解他人的做法
- 從社群看看同職位其他人怎麼做
- 尋求 mentor 問問前輩的看法
- 向內進修、專案練習
- 線上、實體課程補齊技能,讀書會或執行 side project 練習
職涯成長的自我練習
總結:
研究員職缺現在市場已相對稀少,認為還是得回到去思考哪一種研究員適合自己,自己的特質是什麼。
5 Q&A
Q:想詢問 Soyun 對於想轉職 UXR 的行銷商管背景的 junior 工作者,有什麼建議?或是可以從那邊開始呢?
A:其實 UXR 某些部分也與行銷有相關喔!我們也時常要幫忙看行銷頁面設計、行銷網站數據,有哪些體驗斷點、哪些在頁面設計上可以優化的地方。所以我覺得,可以從行銷商管的工作或學習日常中,思考有哪些議題和UX 有相關。
例如:工作中會需要規劃行銷活動、觀測行銷數據,可以帶入 UX 的 mindset,思考現行的行銷活動或數據中,體驗上有哪些斷點。並思考你發現這些斷點後,想要怎麼去優化、用哪些研究方法去回答問題、可以怎麼提出解法等等。
我覺得比起往外去找尋資源學習,可以先思考自己過去的經驗有哪些與 UX 有關,從自己擅長的領域慢慢往 UX 靠近,未來也會成為你自己的獨特價值。
Q:請問如何有效避免訪談中用戶心口不一的情況?
在整個招募的流程中,我們會分成 3-4 個階段:招募問券、電訪、邀訪、實際訪談
在問卷及電訪階段時,我們與受訪者就會開始針對訪談題目有初步的討論,這時候就會搜集到一些受訪者反饋、態度。到了實際訪談時,我們也會延伸電訪及招募問卷提到的內容問受訪者,所以受訪者是否心口不一,可以去觀察問卷、電訪、訪談的內容是否一致、是否有矛盾。
另外,我們也會觀察受訪者當下的情緒、態度、眼神,眼神是否在迴避;受訪者是否願意分享更多,還是想要趕快結束。
以上是我們目前摸索出來的方式,相信每個研究員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Q:如何追問受訪者的同時,避免過度引導受訪者,影響回答品質?
我覺得研究員本身先不要有預設立場,不要想著「我要直接拿著受訪者的話,來說服其他人」。
有了這一層的心理建設,問受訪者的時候也會比較輕鬆,不會一直落入「因為我要問到答案,所以我要引導受訪者講出我心中要的答案」導致的過度引導。
因此在設計訪綱時,還是一句話:開放式問句 XD
簡單來說我會先問受訪者最近一次的體驗,請他回想,再追問受訪者提到的細節。
關於使用者訪談的細節,可以關注悠識學院,我們之前有開過一系列訪談課程,主要就是與大家分享該如何寫訪綱、怎麼訪談等。
Q:請問阿碩, 說好故事有什麼技巧可以分享嗎?什麼樣的故事算是一個好故事?謝謝
我自己心裡的小技巧,就是遵循著 STAR 原則去論述耶
STAR 原則可以參考:https://zh.wikipedia.org/zh-tw/STAR原则
我在論述專案、編排作品集時,會先概略:
- 專案背景(S)
- 遇到什麼問題(T)
- 想要用什麼方式找到解答(A)
- 我們最終發現什麼(R)
我自己認為的好故事,會想聽到大家做決定背後的原因,如:為什麼你想探索這個題目、原因是什麼等。自己想好了這些論述之後,我會請朋友幫我聽聽看,以聽者的角度看看故事是否流暢、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