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 羽婷 — 悠識服務設計師。
接獲國家級警報的時候,大家在做什麼呢?當今天發生災害或危急事件時,你會如何應變呢?
這篇文章想藉由日本的案例,來談談良好的救災 UX 設計,如何改變民眾第一時間的反應。
本文相關專有名詞,尚未查找到通用的中文翻譯,作者採用 Google 翻譯與 ChatGPT 整理編輯成本文。如有誤植或更合適的譯法,歡迎來信告知 edu@userxper.com。
1 日本播音員的聲音與訊息傳遞
2024 年 1 月 1 日,日本能登半島發生規模 7.6 的強震,日本放送協會(NHK)主播山內泉採用了緊急、堅定的口氣,呼籲民眾儘速避難的影像,在 X 上引起話題。
此次山內泉的強力呼籲,反映了 NHK 在災害報導上的原則的改變。
回顧東日本大地震 311 發生時,播音員們既使受過緊急情況的播報訓練,但在面對重大災害發生,生命的存亡之時,卻找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讓人們可以儘速的遠離危險。既使有力氣可以繼續進行廣播,但看到逐漸嚴重的畫面轉播,播音員們仍感受到相當無力。
命を守るためのことばを見つけられなかった
我找不到能夠保護生命的話語。
因此災後,該部門播音員們記錄下他們在轉播上的擔憂,並在全國的播音員會議上提出修改建議:
- 聲音:透過播音員的語調、情緒表示異常情況
- 訊息:加強宣導,讓民眾有正確的「初步反應」
圖片來源|「東日本大震災を思い出してください!」その時、ことばで命を守れるか。NHKアナウンサーたちの10年
以播音員橫尾和武田為中心,會議集結了播報相關的災害記者、導演、防災專家參加,並圍繞著三個重點討論:
① 務必傳達您的訊息
為了從「傳達出去」變成「被理解」,我們必須不斷地、一次又一次地重複同樣的呼籲。
② 推進行動
為了讓人們在聽到「請逃跑」後真正採取行動,我們需要從單純的信息傳遞轉向有效的溝通。例如,單純告知「一米高的海嘯即將來襲」可能不足以傳達緊迫感。因此,我們要用更強烈、與平常不同的語氣和方式,將這些信息與「請逃跑」的呼籲結合,以此來說服推進行動。
③ 不要給人偏見
在災害情況下,人們常有的一種錯誤認知,認為自己不會受到影響、我會沒事(正常化偏見)。這種偏見是一個挑戰,尤其在東日本大震災中導致了避難行動的延誤。
2 保護生命的呼籲手冊
延伸這三個準則,最終彙整成「地域版 保護生命的呼籲」手冊,除了改善播音員用於呼籲的文稿,也透過 AI 合成語音提高災害報導的效果,這些內容與資源同時也釋出給社會大眾,同時鼓勵地方當局採用這些工具,用以加強他們的防災與減災的意識。
在 NHK 播音員的「保護生命的呼籲」的網頁上,可以看到針對各類災害的演進情況,播音員應該要採取怎麼樣的用詞進行播報,有說明影片以外,更提供了音檔下載,用於各類資訊佈達、呼籲使用。
其他針對「防災」的相關連結,特別是 NHK 防災 提供當下災害的即時更新,報導中專有名詞釋疑,同時也提供在日外國人、老年人、有孩子的家庭、有寵物的家庭等等族群,提供對應災害認知儲備,以及相關的應動情報,這些資訊更是延伸到長期避難,或是居在車上、避難所可能會導致其他生理疾病都考量到了。
閱讀網頁內容,就感受到這些內容背後生命的重量。NHK 在公共安全與福祉的推廣,展現了媒體在資訊、情報的傳遞之力,更能在緊急情況下,讓生命可以透過強而有力的語言,得到生存的機會,NHK 的實踐也為全世界其他地區提供了在災害應對中有效溝通的重要案例。
推薦讀者回到參考資料原文,查看 NHK 針對播音員的相關報導,內容真切,也歡迎交流你認為同樣處於經常發生地震、颱風的台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