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 悠識 UX Coach – Richard Tsai、悠識培訓團隊
第十屆 UR meetup 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 回到實體活動,想創造更多人與人的直接互動,當天活動預計 200 位參加朋友。
籌備過程中,我們不斷思考:
- 如何讓大家盡情交流呢?
- 除了提供足夠長的時間享用下午茶,同時走動談話,還有什麼促成陌生互動的可能性?
05/17 (六) 當天活動在茶會時間,我們規劃了 30 分鐘互動環節,設法將來賓朋友帶往不同聊天話題,進行交流。
這次活動體驗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使用了 AI 輔助設計,分成這幾個階段:
➊ 產生念頭 → ➋ 尋找創意 → ➌ 團隊決策 → ➍ 實作抽卡互動網頁
其中 ➊ + ➌ 是由人類主責,➋ + ➍ 則是驅動 AI 工具輔助,過程不是完全線性,其中 ➋ → ➌ 有往復來回。
1 產生念頭
產生念頭就是俗稱的「初衷」,我們想舉辦實體活動,想促成業界朋友們的互相認識與交流。
這個念頭讓我們決定採實體活動,在鄰近台北小巨蛋的新空間 – 兆基文教大樓舉行,這也就必須經歷實體活動的大量複雜作業,包含找場地、規劃空間、現場佈置、報到動線、講者邀請的限制等等。
坦白說,與所有實體籌備工作相比,設計這 30分鐘的互動交流活動,反而是這次研討會中最簡單的工作了。
2 尋找創意
交流活動本身的創意,一般經驗很容易聯想到 world cafe、大地遊戲或 OST 開放空間引導技術等。
現階段 AI 盛行,如果缺點子,就找 ChatGPT 幫忙,我們使用的 prompt 是:
除了讓大家自行隨意交流之外,還有哪些活動形式或引導方式可以幫助互動更有結構,但又不失自由與彈性?
果然不出所料,prompt 一出,驚喜連發。ChatGPT 丟出一連串交流創意、活動構想,包含「抽卡即聊」的點子。
有了活動形式創意之後,我們接著要設計聊天話題,使用的 prompt 是:
根據這頁活動介紹的內容
https://edu.userxper.com/courses/2025-ur-meetup
提供一些討論主題來參考
ChatGPT 提供的主題確實是根據悠識學院網站 – UR meetup 講題大綱的內容屬性來發想,只是這些話題過於正式,幾乎是研討會座談主題,比如「AI 與使用者研究的未來:探討如何運用生成式 AI 模擬未來情境,提升研究效能」,但是拜託⋯⋯有誰會聊天的時候,會談這種嚴肅話題啊😧
於是我們下了第二個 prompt:
調整成軟性一點的主題,避免過於具體,稍微模糊讓包容度大一些
這一次,它丟出了奇妙的文字:
- 我也不知道怎麼說,但⋯⋯
- 曾經我以為⋯⋯
- 我們其實很不一樣⋯⋯
瞬間,我們的心從「欸~這樣有點生硬」變成「這好像會聊出眼淚欸🥹」!
接下來我們內部討論,讓 ChatGPT 根據軟性主題,提出開啟陌生聊天的具體提問句,並且要求提供具體產出數量,10 個主題,每種主題 5 張卡片。
我們使用的 prompt 是:
針對上述的「模糊得剛剛好,較軟性、開放、又具引發對話力的 10 個主題站主題建議」,在每個主題下,請根據主題產生 5 個對話卡片,讓站長可以抽卡來應用,引發話題
於是得到了這種類型的分類和抽籤題目,很接近我們理想中的成果:
🌱 主題站:我們這行的日常
- 你今天如果要跟家人解釋你在做什麼,會怎麼說?
- 最近讓你最無語的一次跨部門溝通是什麼?
- 你覺得最難讓老闆理解的是哪一部分的工作?
- 什麼時候你會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在做 UX?
有了主題,下一步的問題是,那這個交流環節要誰來主持?誰能站在主題站旁邀請大家說「要不要聊聊啊?」我們不想稱他們是「主持人」、「引導員」,太嚴肅了!
一樣,再次透過 ChatGPT 產出活動中的關主或站長的命名,我們自己開玩笑說,這些是 RPG 中的 NPC 角色。
我們對 ChatGPT 說「來點遊戲感的角色名」,果然得到一串名字,從「導話引星」到「話術 NPC」,甚至還有「冰破精靈」跟「話題使徒」,非常有意思😎
3 團隊決策
ChatGPT 丟出來各種創意點子,包含主題、提問句、站長角色等等。經過我們討論後,選擇「抽卡即聊」這個構想,也繼續細化活動中的文字,直到我們覺得可以流暢地引發話題討論,以及如何讓與會朋友在空間中移動等等。
這部分的細節很難透過 prompt 描述實體場景或交流互動,我們依靠團體討論,做沙盤推演來決定細節做法。
4 實作抽卡互動網頁
實作互動卡片一開始也是使用 ChatGPT ,我們下的 prompt:
做成「隨機抽一張」的手機版互動頁(簡單 HTML),讓參加者直接拍 QR code,在手機上看題目
不太確定如何在 ChatGPT 上精準優化調整網頁的 code,我們很快地決定改用 Cursor 來練 code。
(由於要來回修改 code,我們沒有採用 ChatGPT 的畫布功能,而是切換到有編輯器的 Cursor 來寫網頁。)
進入 Cursor IDE 介面,心態上就轉變成工程師了,透過不同的 Cursor prompt 對話來處理資料結構、主題與提問句對應、進入頁的介面排版、抽卡頁的抽卡動作、簡易的互動等。
在 Cursor 上,經歷 8 次迭代,每次迭代會有數次 prompt ,跟 ChatGPT 聊天很不一樣。我們必須給予更精準的描述指令,才能夠獲得理想的介面效果,例如這類 prompt:
把 css 的 .draw-button 寬度放大與螢幕同寬,高度增加兩倍,字型放大兩倍
@media (max-width: 480px) .question 的字型放大兩倍
@media .header h1 字型放大1.5 倍
這次修改只改 css 檔案,請將新產製的檔案生成於 “version07” 目錄
最後將 Cursor 產出的網頁 html / css / js code,打包上傳到主機上,完成最終上線的 UR meetup 互動交流卡片。
這個過程如果透過傳統的開發方式,大概也要 2~3 個工作天才能完成,這次透過與 AI 協作,藉由兩個 AI 工具 – ChatGPT + Cursor 的互補合作幫助,實際上在執行實作的時間大約只有 3 小時左右,速度之外,效果之好,超出我們的預期,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這不只是活動規劃,是 AI 設計魔法!
這組為 UR meetup 設計的 抽卡互動網頁,適用於手機介面。如果你迫不及待想要體驗一下,可以點擊連結。歡迎分享你的體驗跟看法給我們!
➡️ UR meetup 抽卡互動網頁
期待在 05/17 (六) 第十屆 UR meetup 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 與你碰面,早鳥優惠進行中~輸入悠識讀者專屬折扣碼「 urmeet200 」可再折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