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 Zoe Wang – 一位在今年剛轉職踏入UX領域的新手設計師。目前任職於台北市的法人單位,負責設計服務體驗流程、執行用戶訪談與分析問卷等工作。興趣是看展覽、吃麵和喝奶茶,職涯夢想是成為一位數位游牧工作者,並在 40 歲以前環遊世界。
原文同步刊登於作者 Medium,以下刊登 4 場講座記錄。
我在 2023 年參與了 悠識學院 舉辦的【UR meetup 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並很幸運能以筆記手的身分分享講座紀錄。這場講座以使用者研究員的實務案例為題,邀請五位來自不同產業的資深研究員,包含任職於 Yahoo – 周燕麗 Yanny、國泰世華銀行 – 謝昌達 Luke 與張仕錩 Elite、前 Titansoft – 蔡雪岑 Mia、Pinkoi – 羅心怡 Eva,分享他們的職涯成長、工作方法,以及如何運用研究成果協助團隊等。
1 Yanny:自我定義的價值與影響力
任職於Yahoo的首席資深研究員 Yanny 擁有豐富的跨國專案經驗。她分享了在使用者研究領域的心路歷程,以及在團隊中的發展可能。
新手使用者研究員的職涯成長
順利成為研究員後,從發現實際所用與所學不同,到苦惱於自己的角色不被重視、研究成果沒有後續且沒有人徵求她的建議,甚至遭到質疑:「我們為什麼要花錢做使用者研究?」,Yanny 也走過一段工作的迷惘與碰撞期。
除了回顧自己的工作初衷,Yanny 不斷分析研究員的價值轉變:隨著 UX 知識成為顯學,越來越多角色,如 PM 或設計師等,開始拓展研究技能,並具備基礎的市場研究與易用性問題解決能力,團隊中的分工也越來越模糊。如果要提升影響力,除了保持原本的專業,她必須循序漸進利用研究成果提升產品價值,進而協助團隊前進。
從 UX Research 到 UX Strategy
接著,Yanny 整理出逐步提升研究價值的實踐方法:
- 驗證:產品體驗與用戶滿意度
研究員在加入團隊時,需主動向成員介紹自己的職能和可提供的協助,並積極說服產品的負責人,應該在重要會議中邀請自己加入的原因。
此外,除了展現原本的研究職能,如定期提供易用性與用戶滿意調查外,更需進一步建立團隊信任和專業印象,如:主動加入設計迭代過程;在會議或訪談結束後寄出統整紀錄,並列出問題的重要順序,並將問題轉化為實質建議後持續追蹤後續進度,使成員相信自己的產出能確實提升用戶滿意與產品成功率。
- 支持:企業決策與商業目標
盡可能加入公司與產品的核心會議,如:公司與產品的願景會議、OKRs 會議或產品前中後期的規劃會議,才能掌握最新方向與團隊的 OKR/ KPI,在不同階段產出符合成員共識的研究成果。此刻,研究員的角色也從易用性測試員,逐漸提升為產品規劃的顧問。
Yanny 也強調,除了關注使用者經驗和產品的易用性問題,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公司獲益與否,因此研究員要隨時提醒自己以「產品獲益」為目標進行研究。
同時,持續導入設計思考與產品開發流程知識,也有助於團隊建立用戶研究與產品規劃的思維,往後也更可能主動諮詢研究員的建議。
- 洞察:未來企業方向與商品策略
除了協助現有的決策,研究員必須洞察未來趨勢,從根本影響更深遠的產品方向。可以從內而外執行,從分享最新的產業趨勢,到舉辦活動逐步推廣,如:培訓課程、創意提案競賽或對外產品分享會等,不但能提供成員實用的知識,也能發揮影響力增加團隊的長遠效益。
而 Yanny 也提醒,若在陌生領域需要協助,不要吝於向專業人士求助,她就曾邀請AI專家,指導團隊如何運用 AI 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循序漸進之下,研究員已成為團隊中可以影響未來策略的角色,甚至有機會爭取帶領專案的機會。
最後,不論目前在團隊的角色和職能為何,都不要自我設限而放棄學習其他領域技能的機會,與其執著「研究員應該做什麼」不如思考「研究員在其他領域可以發揮什麼價值」,並隨時吸收新知,保持學習的熱忱與習慣。
2 Luke & Eliot:發揮多元職能 循序漸進推動改變
講座的第二環節,由目前在國泰世華銀行擔任 UX Designer 的 Luke 與 Eliot 介紹研究員在金融業的工作心法。他們分別以三種角色:評論家、在地嚮導與策展人,比喻研究員在團隊中的角色與特質。
評論家 Crtic
Luke 分享到,研究員不論任職於甲方或乙方公司,都會遇到需要說服業主或內部團隊成員的挑戰,因此如何轉化設計,也就是運用研究結果提昇自己的說服力,引起團隊共鳴後取得共識,再進一步推動改變,是研究員的重要職能之一。其中,該使用什麼研究方法也是新手研究員最常發問的問題。
Luke 舉出兩個思維協助大家思考:
- 以終為使:以「待解決的問題」選擇如何「規劃/ 啟動用戶研究」,畢竟所有案例仍必須回歸團隊需要解決或驗證的問題。
- 三鑽石設計模型:所有階段都能啟動用戶研究,但根據不同的目標和困境,使用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
Luke 接著以兩個實際專案說明:
- 第一題:團隊該如何提升國泰世華的小樹點用戶在 CUBE APP 的體驗?
首先,可以將問題分解成以下三個面向思考:
- 哪個部份客戶體驗不好? (哪裡痛)
- 怎樣的客戶體驗不好?(有多痛)
- 多少客戶受到影響?(客戶數據)
透過前期梳理,經由客戶視角從頭釐清用戶需求、痛點與受影響程度(像是製作客戶旅程圖就是常用的方法),以提供支撐後續量化驗證的架構,有助於擬定後續問卷的設計方向。
同時必須留意,如果連用戶「哪裡痛」或「有多痛」都不確定,那只分析已上線的產品或場域驗證是不夠的,從用戶接收到產品資訊、考慮購買到消費等前段行為都需要納入研究範圍,才能發現更深層的問題。
- 第二題:如何提升使用 CUBE APP 內的證券功能用戶的使用體驗?
第一步,蒐集客服提供的第一收建議,進行初步整理。再參考 PM 手上的客戶數據,比如客戶的基本資料或數量等。接著團隊發現,產品的目標使用者其實只佔整體 APP 用戶的一小部分,進而繼續思考:
- 客戶跑去哪裡:從產品流程前段切入,了解商業獲利或行銷等議題。團隊使用了行銷漏斗舉證設計量化問卷進行抽樣調查。
- 了解客戶痛點的議題:此時可以使用質化訪談深入分析,如埋設 NPS 問卷、焦點訪談、一對一深入訪談與易用性測試等方法,研究已購買服務的用戶行為。
- 將研究結果轉化設計與建議:最後,將研究成果在統整後,整理成實質的優化建議,提供團隊具體的改善方向,研究將更容易被推動。
在以上的設計思考流程脈絡下,團隊成員也較可能獲得他們需要的價值:
- 以主管的角度:方便評估整體效益,以安排在各階段應投入的資源
- 以 PM 的角度:了解產品的獲利議題後, 有助於調整 APP 的資訊架構
- 以設計師的角度:獲得研究報告後,有效的轉化設計更有可能被實踐
最後,Luke 也提醒,研究員的角色價值在於平衡客戶與團隊之間的視角,所以擁有忠實呈現客戶聲音的勇氣相當重要,不能因為可能造成不愉快的溝通就將問題避重就輕,由此才能協助團隊取得共識,進而推動改變。
領隊 / 在地嚮導 Conductor
接著,輪到 Eliot 位聽眾介紹第二個角色。
Conductor 能解釋為熟悉當地文化的「導遊」,反映出研究員帶領團隊實際接觸使用者的執行力,進而提升對使用者的「同理心」,發展出更「接地氣」的方案或產品。
此外,若研究員能激勵團隊成員,提升整體參與度 (engagement),產品的成功率也隨之上升,而有助於專案成功,研究員若能時常換位思考,在專案前期就蒐集團隊成員想達成的目標,並將其建議的那納入卷設計中,也能大大提升成員投入專案的動機。
Eliot 也強調,提出研究的時機也相當關鍵。假設在團隊擬訂明年的計畫時,開始執行一項專案,因為這份專案成果更可能直接影響明年的計畫,所以受到的關注或投入程度也會相對較高;或在新的 PM 加入且有改善產品的意願時,提供目前的產品研究,建議也更可能被採納。
策展人 Curator
最後,相對帶領內部成員接觸外部用戶的Conductor,策展人 (Curator) 更著重於協調內部建議後向外辦一場展覽。為了具體說明,Eliot 分享了西方寓言故事《石頭湯》:
一位旅人在挨家挨戶討食物卻一無所獲後,他轉而在廣場上烹煮一大鍋水,告訴好奇的村民自己在烹煮一鍋美味的湯,並邀請大家加入。隨著越來越多人帶著自己的食材加入,最後真的煮出了一鍋豐富美味的湯。
也就是說,研究員必須擔任「拋磚引玉」的角色。Eliot 接著提出 RaaS (Research as a show) 的概念,以實驗性的假設增加討論機會。首先,針對產品的策略目標與價值主張提出假設,再利用設計協作的素材,先拋磚引玉,盡可能激勵各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彙整後進行研究驗證假設。
同時,也要保持如「水」一般的機動性 (flexility),永不設限自我並隨時思考:「我能為產品做什麼? 我該如何透過研究幫助產品成功?」,其實擔任什麼職位或專案的主導權在誰身上都不重要,完成各面向的任務才是首要目標。
3 Mia:印度 / 印尼 / 越南 線上跨國訪談的實戰
曾經任職於 Titansoft 的資深研究員蔡雪岑 Mia 帶來了生動又不可思議的跨國研究執行血淚史,同時也分享Titansoft 在訪談階段使用各種線上工具的優劣點統整,對於曾經獨立執行遠端訪談執行需求的我實在獲益良多。
印度 / 印尼 / 越南 跨國線上訪談的實戰故事
語言是跨國訪談的主要困境,尤其無法以英語溝通時,熟悉當地語言的「代主訪者」就是關鍵的角色。代主訪者除了負責聯繫、確認訪談細節和處理受訪者的問題外,還需要與研究員建立默契,在訪談的重要環節進行深入挖掘。
在 Mia 的進行其他語言訪談的經驗中,會請精通當地語言人作為主訪者,而團隊原本的主訪研究員擔任協作者,再安排一位負責記錄訪談的助理研究員。
同時,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即便團隊已進行充分的準備和模擬,仍然非常可能在實際訪談中遇到各種意外與驚喜,比如,因為低估當地的塞車程度,在受訪者嚴重遲到下只能一再延後訪談時間;受訪者直接在鏡頭前躺在地板上散熱;因為趕著出門,受訪者的回應越來越敷衍,甚至邊通勤邊受訪等⋯⋯
線上訪談的工具選擇
選擇適合的線上訪談工具也是門學問,若請團隊內的工程師量身訂做,可能會影響他們原本的開發進度,因此Mia的團隊還是必須在每次訪談前,仔細選則最適合受訪族群、地區與產品的線上工具。以下為 Mia 依據訪談個階段推薦的工具:
- Step 1:招募受訪者
內部招募
- Sprig:適合較短小的問卷,讓問卷在特定網頁操作中跳出,並鎖定特定族群發放。且可搭配 Google Tag Manager (GTM) 使用,透過用戶 ID 紀錄,同步進行用戶數據分析。
- Google Forms:適合較長的問卷,若需要進一步分析受訪者的行為與填答結果,則需要另外蒐集填答者的使用者帳號。
外部招募
- SurveyMonkey:可以透過事先設定的自動跳題功能,精準快速得篩出有效的受訪者。使用契機是,團隊曾收到為了填答獎勵填寫的受訪者,若有跳題功能,則可以在受訪者填寫特定答案後直接跳題,減少人工篩選的時間。
- Step 2:聯繫受訪者
- Email:受訪者的回覆率低,且曾遇到有人收到 Email 怕遇到詐騙,多次撥打客服電話確認是否真的有訪談。
- 電話:部分國家或地區的狀況較麻煩,需要專程辦一張當地的 sim 卡或下載特定社交軟體才能與受訪者聯繫
訪談進行: - Lookback:優點為受訪者也看不見觀察者,觀察者也無法輕易中斷訪談,受訪者可以專心回答或進行測試。同時,觀察者能夠同步在統時間軸上做筆記,方便之後回顧。但有部分受訪者也因為看不見觀察員而感到不安,且Lookback 的介面對受訪者來說也相對複雜與反直覺,此外,若觀察員有同意書須提供受訪者也無法透過網址傳送。
- Google Meet:Mia 的團隊將其作為備案工具使用,但無法在訪談中錄影或在時間軸上紀錄。
線上訪談的觀察限制
- 觀察能力受限:在進行易用性測試時,可能無法完整查看受測者的手勢或螢幕操作過程,也難以在第一時間觀察對方的表情變化並發問。
- 外在干擾因子:訪談過程中可能被各種外在因素打斷,比如:受測者的手機沒電了,一直到隔天才終於上線;過程中,對方因為使用其他APP或用手機通話,訪談視窗被切斷;以及難以確保對方的網路品質等。
- 專心程度低:相較面對面的訪談,受訪者更容易在遠端連線的情況分心,也很難要求他們在約定時間內專心受訪。
4 Eva:電商平台的跨境研究 日本市場的眉角
Eva 目前於 Pinkoi 擔任 UX Researcher,她帶來電商平台在使用者研究上的團隊分工與執行日本研究的經驗。首先,她以「主動出擊」的角色形象形容研究員勇於帶領團隊跨出舒適圈,主動探討消費者購買行為背後的涵義。
使用者跨境研究的執行流程
疫情期間,由於 Pinkoi 在日本電商市場的快速成長,用戶數量隨之大幅增加,團隊開始投入日本的使用者研究。而在研究流程上,有別於執行國內專案,跨境專案在研究的各階段與在地母語專家的合作都非常重要。除了取得翻譯內容,充分納入母語人士的建議並加強彼此間的合作默契,才能盡可能降低文化摩擦,並確保研究的在地化。
其中,在發布問卷前,研究員必須與母語人士仔細確認文字是否符合在地化:
- 理解性:由於不同文化與語言的用詞差異,在發布問卷等文件前,必須確保當地人看得懂所有內容。
- 一致性:在翻譯上,介面與文字敘述不能直接翻譯,而必須查清楚在地習慣的用法,才不會讓當地人感到困惑。(比如我們習慣將有興趣或想購買的商品加入的「慾望清單」,若直接翻譯成日文,可能因為不是當地的習慣用詞,而讓人以為是其他功能或看不懂)。
- 合適性:即便當地人理解內容,若文字、標點符號和打招呼用語等細節不符合對方的文化禮節與用法,一樣會使人困惑與留下不專業的印象(以問卷目的來說,日文版本的研究前因後果就必須敘述得更詳盡,所以同樣的內容經過在地化翻譯後,日文篇幅就會比中文長很多)。
而進行訪談的各階段,也都有精通日語的成員加入:
- 訪談執行前
- 行銷數據分析團隊:初步鎖定日本市場的目標消費族群
- 在地行銷團隊:受訪者招募與溝通與受訪者之間的執行需求
- 在地日語專家:翻譯招募信件、訪剛與文案內容,並與團隊討論訪談進行方式
- 訪談執行中
- 日語口譯專家:在研究員提問後,1 位日語口譯專家只需負責即時口譯問題給受訪者即可。
- 日語筆議專家:聽到受訪者的回答後,另 1 位日語筆譯專家會以中文記錄回答,並同步提供給研究員確認。
(由此分工,可以有效減少只有 1 位翻譯時,需要同步口譯研究員與受訪者的所需時間。)
使用者人物誌的轉化
隨著商品成熟和對客群的深入了解,傳統使用者人物誌 (Persona) 已經無法提供 Pinkoi 更新的觀點,因此研究員將人物誌從以統計學特徵 (demographic),轉化成以購物習慣為呈現重點的版本,也就是購物人格 (Shopping Personality),包含客群的購物傾向與特徵,以及使用商品的目的與行為等。因為人的行為是多面向的,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不只一種購物人格,所以使用單一的特徵分類很難完整呈現行為的複雜性。
跨境研究執行的挑戰
即便事先做好萬全的準備,依然會在專案執行過程中遇到各種挑戰。Eva認為最大的困難來自以下兩種因素:
- 共鳴度:由於文化背景的差異,即便訪談中有翻譯協助,也很難在第一時間獲得與當地人相同的共鳴 (如完全明白在地的網路用語),除非立即追問對方想表達的含意並理解問題脈絡,否則無法深入追問,也就錯失了探討問題的機會。
- 時間差:當受訪者回答完,研究員可能還在等待翻譯,很難立即回覆和發問,因而造成對話一定程度的空白與不順暢,而這個挑戰就相當考驗翻譯者與受訪者之間的默契。
即便挑戰是無可避面的,Eva還是提出兩個準備上的建議:
- 加強與翻譯團隊的合作緊密度:盡可能在計畫前期就將翻譯人員納入討論,讓他們了解自己的任務不僅是翻譯,而是了解每次的訪談目的,並與研究員相互支援,才能在一次次合作過程中讓訪談進行更圓滑順暢。
- 跨境研究在地化:除了問卷與訪談內容的翻譯,不斷吸收並適應在地文化的眉角,才是執行跨境研究專案的精隨。
再次慶幸自己在使用者研究領域的摸索期,就能參與這麼豐富實際的實務分享。透過五位資深研究員的經驗,我體認到在成為一位資深研究員之前,從提升在團隊中的價值、運用研究方法到推動改變,一層層關卡都必須經過時間累積與多次演練,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職涯心法。同時,具備循序漸進的耐心、主動帶領團隊參與研究的熱情以及接受變動的心胸,也有助於新手研究員在職涯上開拓更多可能。
延伸閱讀:
[研討會後記] 2023 UR meetup 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研究影響力
[研討會後記] 2023 UR meetup 使用者研究實務研討:跨國研究